第076章虛空行者
人類喜歡無塵區(qū),就好像大航海時代的人類發(fā)現(xiàn)了一處天然良港一樣欣喜。
在大航海時代天然良港的形成非??量?,淡水、食物、木材缺一不可,能直接停船的地方反倒是很好找的。
而在星際時代,人類想要找到能夠直接遷躍的無塵區(qū),要比大航海時代找到天然良港更加困難。
木星為地球阻擋了大部分的隕石,而月球又為地球阻擋了另一部分的隕石,如果還有一顆星球在地球和月球之間,那么這三顆星球之間的地方就可以被稱之為無塵區(qū),是可以有大用途的,并不僅限空間遷躍。
而像是這種條件下的區(qū)域,在大部分宇宙里也很少有。
人類將宇宙分為【核】【懸臂星系】然后是【星團】。
以一顆星球的引力為中心,約束的大量的星球環(huán)繞它的,在太陽之外人類還發(fā)現(xiàn)了很多,所以并不在叫它太陽系,而是將它們統(tǒng)稱為【約束群】或者【約束群星】。
這些約束群星是最為有序的,所以人類最喜歡找約束群里的星球定居,首先約束群里的大部分星球就有生命,而生命則會帶來土著和文明,而且還有當(dāng)?shù)氐奶禺a(chǎn)。
這些才是人類所需要的,反倒是什么礦藏之類的東西人類并不在奢求,像是地球上少量存在很珍惜的稀土在太空中到處都是,人類甚至還發(fā)現(xiàn)了一顆完全由液體黃金構(gòu)成的星球。
反倒是當(dāng)?shù)氐母鞣N生物和特產(chǎn)能夠幫助人類在其它的科技上獲得突破。
而人類的戰(zhàn)艦速度最多的達到第三宇宙速度,但是在蒼茫宇宙之間用這種速度趕路也并不是很快,像是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1au,約等于1.5億公里,以16公里每秒的第三宇宙速度,從太陽開始走,也需要108天才能到地球,而人類的第一顆星際探測器旅行者號用每小時61452公里的速度航行了41年也仍然沒有飛出太陽系。
也就是說就算以現(xiàn)在人類160歲的壽命來說,如果沒有弓形遷躍技術(shù)的話,他們可能會用一代人的時間去走出太陽系,然后在茫茫的宇宙之中迷失。
但是有了弓形遷躍技術(shù)之后,就算他們就可以快速地在星團之間跳躍,進行跨懸臂的星際旅途。
王蟲是實實在在的【鄉(xiāng)巴佬】和古代人,根本不了解現(xiàn)在的人類技術(shù)到底已經(jīng)成什么樣了,但是,它可以學(xué)。
它在掌控了人類的護衛(wèi)艦之后,如饑似渴的讀取著人類儲存在護衛(wèi)艦中的【常識】。
這種知識對于它來說才是寶貴的,因為在蟲族這邊,完全沒有對于宇宙的記載。
蟲族是宇宙種族,但是就好像大部分蟲子在吃干凈這棵樹之前并不會管這棵樹在什么地方一樣,蟲族也絕不會在吃光一顆星球的地表之前管這顆星球在什么地方,它們自己又在什么位置。
用漂泊者來形容蟲族實在是再恰當(dāng)不過的事情了,用宇宙游牧民族形容蟲族都并不恰當(dāng)——哪有牧民記不住肥沃的草原在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