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邁入營帳的秦暄不由停下了腳步,幾乎無法直視對方的的眼眸。
這人是誰?!
秦暄立刻感覺到了不對勁,這里可是南陽王的營帳,這個陌生人憑什么坐在上首?!
秦暄朝營帳中掃視了半圈,目光落在了旁邊輪椅上的紫衣青年,瞳孔猛縮,脫口道:“大哥,你怎么在這里?!”
說話間,秦暄再回想方才他進軍營時,營中的氣氛有些怪異,周圍還多了不少面生的將士,心一沉。那種不詳?shù)念A(yù)感更濃烈了,警鈴大作。
輪椅上的秦曜目光幽深地注視著兩三丈外的秦暄,與他相差不過三歲的弟弟,同父同母的親弟弟。
他的眼神似乎在看一個陌生人般。
他們也的確是陌生人。
他十一歲時,父王為他請封世子,為此,他去了一趟京城,那之后他就留在京城為質(zhì),至今已有足足七年了,所以他雖是南陽王世子,可在南陽既沒有軍心,也無民心。
與他的親人也是漸行漸遠(yuǎn)。
這七年中,他從不曾見過這個弟弟,只在四月聽聞父王病重的消息才第一次返回了南陽……彼時,他只是擔(dān)憂父王的病情,又何曾想到會有后頭的這些事!
秦曜眸光閃爍,心潮翻涌,可面上卻十分平靜,眉宇間露出幾分似笑非笑。
“我,為什么不該在這里?”秦曜反問道。
他說得云淡風(fēng)輕,這數(shù)月來的艱辛也唯有他與顧玦知道。
從顧玦把他救回京城,一直到他們背著皇帝暗中了離開京城。
顧玦帶著他先去了一趟北地,從北地軍中調(diào)了一支精銳的急行軍,然后才快馬加鞭地又趕來南陽,向南陽軍營發(fā)起了突襲。
顧玦用兵一向雷厲風(fēng)行,不過半天就以雷霆之勢拿下了軍營,并控制住了南陽軍中主持軍政的老將軍穆凜。
穆凜是南陽王的親信,也是南陽軍的二把手。
南陽王死了,雖然南陽王妃上折為次子秦暄請封爵位,可是因為顧玦的干擾,新南陽王至今未立,因此軍中的軍務(wù)暫時由穆凜來主持。
穆凜此刻就坐在左側(cè)下首,神色復(fù)雜地來回看著顧玦、秦曜與秦暄三人。
一個時辰前,大營被一支騎兵包圍,無數(shù)連弩對準(zhǔn)了營中將士。
穆凜本想與對方殊死一戰(zhàn),卻發(fā)現(xiàn)敵方中多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弒父潛逃的南陽王世子秦曜。
穆凜驚詫之余,怒斥秦曜泯滅人性,不孝弒父??墒?,宸王顧玦與秦曜一起出現(xiàn)了,他親口為秦曜擔(dān)保,說相信他沒有弒父,還提出把二公子秦暄叫來問話。
穆凜斟酌再三,只能同意了。
一來,是形勢比人強。
宸王理應(yīng)在京城的,卻神不知鬼不覺地發(fā)兵突襲南陽軍營,現(xiàn)在南陽王身死,正是軍心動蕩的時候,現(xiàn)在的南陽軍如同一頭病虎,不堪一擊。
宸王的刀已經(jīng)架在了他們的脖子上,若是自己不應(yīng),等于是掃了宸王的顏面,恐怕會引來一場腥風(fēng)血雨,南陽軍勢必死傷無數(shù)。
二來,顧玦讓他傳喚二公子秦暄,其實不過是客氣,就是自己不應(yīng),秦曜同樣可以去找秦暄,屆時,秦暄的性命怕是保不住了。
三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宸王顧玦的威名在軍中自是有其分量的,宸王一向治軍嚴(yán)謹(jǐn),賞罰分明,以身作則,無論是在大齊軍中,還是百姓中,都是人人稱頌。
大齊的歷史上,也只有這么一個顧玦而已。
顧玦能夠名震天下,威懾南昊,憑借的當(dāng)然不僅僅是他的姓氏以及先帝對他的厚愛,而是他這個人。
他一言九鼎,他也說一不二。
這件事事關(guān)重大,因此穆凜還叫來了另外三名老將作為人證。
過世的南陽王對他恩重如山,他同樣不希望王爺死得不明不白,也想看看王爺?shù)乃朗欠裾娴娜珏吠跛詣e有隱情。
“二公子,”穆凜對著秦暄拱了拱手,客氣不失恭敬地說道,“世子爺說想見你,所以末將才特意請二公子過來一敘?!?br/>
“……”秦暄剛看到秦曜的時候有些慌,現(xiàn)在瞧見包括穆凜在內(nèi)的軍中幾個老將都在,心定了不少,眼神也沉淀了下來。
他抬手指向了輪椅上的秦曜,憤怒地拔高音量,質(zhì)問道:“大哥,你殺了父王,居然還有臉回來?!”
他思緒飛轉(zhuǎn),想著眼前坐在將軍案后的這個陌生人既然能理所當(dāng)然地坐在上首,那肯定不是普通人。
他臉上做出義憤填膺的樣子,“現(xiàn)在父王尸骨未寒,你不知悔改,還糾結(jié)外人意圖謀反,置南陽軍民的生死于不顧?!?br/>
“大哥,你實在太令我失望了!”
他的意思是,秦曜勾結(jié)外人謀反,一旦讓皇帝認(rèn)為南陽王府以及南陽軍謀反,那么南陽的士兵、官員以及將士都會被連累,乃是死罪,輕則抄家,重則連累九族。
秦暄這么一說,眾將皆是若有所思地紛紛點頭,神情凝重。
除了穆凜外,另外還有一個三角眼的老將也是知道顧玦身份的,覺得秦曜不僅是不孝弒父,而且還野心勃勃,行事太沒分寸了。
就算是秦曜說自己有冤,難道不該站出來,讓皇帝、讓大理寺來審理此案嗎?!
他現(xiàn)在直接以宸王以及北地軍來壓他們,走的就是歪門邪道!
秦曜撫了撫袖子,嘴角一勾,非但不怒,反而露出一個玩世不恭的笑容,意味深長地反問秦暄道:“我還以為南陽已經(jīng)在‘謀反’了呢?”
“……”秦暄瞳孔微縮,面色白了三分。
他完全沒想到秦曜會這么說,不由懷疑他是不是知道了什么,神色間有一瞬間的慌亂,但很快就又平靜了下來。
“大哥,我不知道你在說什么?!鼻仃寻褐掳痛致暤?,“你這是要倒打一耙嗎?”
穆凜等老將皆是一頭霧水,來回看著這對兄弟。
顧玦和秦曜都看到了秦暄那細(xì)微的臉色變化,彼此默契地對視了一眼。
但凡是人,在耳聞一些切身相關(guān)的消息時,難免會有一些反應(yīng),這反應(yīng)可以表現(xiàn)在面孔上,比如皺眉、嗤笑、勾唇、撇嘴等等,也可以表現(xiàn)在他們的肢體動作上,顫抖,握拳,腳軟,出汗等等。
哪怕這些變化極其細(xì)微,哪怕只是一閃而過,也有跡可循。
秦暄雖然沒有親口承認(rèn),但是,他那一瞬壓抑不住的驚駭、慌亂已經(jīng)說明了一切。
秦暄果然是有意通敵!
顧玦眸光一閃,想著秦曜跟他說的一些細(xì)節(jié),左手的指節(jié)在將軍案上輕輕叩動了兩下。
看來一切十有八九就如他預(yù)料得那樣。
顧玦的唇角微微地勾了勾,開口提議道:“南陽王之死別有隱情,不如開棺驗尸,一探真相!”
什么?!秦暄又是雙目一瞠,激動脫口道:“不行!父王冤死,已經(jīng)是死不瞑目,現(xiàn)在人已下葬,入土為安,再把父王的尸體挖出來,連全尸也不給他留,實在是荒唐!”
穆凜等老將面面相看,也覺得不妥。
自古以來,漢人都講究入土為安,死留全尸。
王爺一輩子為國為民盡心盡力,這死后還要不得安寧,也讓他們這些跟隨了他多年的老人覺得不忍。
他語氣淡淡地又道:“秦二公子此言差矣,我說要開棺驗尸,可沒說會讓令尊死無全尸,二公子莫非是心中有鬼?”
秦暄:“……”
秦暄雙拳一握,面色又是一僵。誠如對方所言,開棺也可以只驗尸體的表面,不一定會破壞尸體。
他想解釋自己說的話只是人之常情,然而,已經(jīng)達(dá)到了目的的顧玦根本就不想聽他巧言狡辯,又拋出了下一句話:“你之所以不同意開棺驗尸,是因為不想旁人發(fā)現(xiàn)令尊真正的死因……”
穆凜等人的面色又是微微一變。
南陽王死的那天,他們不在場。
但是當(dāng)日恰好有幾個將軍府的女眷在,當(dāng)她們與王妃一起聞聲來到外書房門口時,就看到南陽王的胸口插著一把匕首躺在地上,世子秦曜就站在尸體旁邊。二公子也只比王妃她們早到了一步,率先開口痛斥世子心狠手辣,不孝弒父,又令人下手拿下世子。
當(dāng)時,那么多人親眼目睹,加上秦曜“畏罪潛逃”,所有人都沒有懷疑這其中有蹊蹺。
事后,穆凜等人也都檢查過南陽王的尸體,那把匕首是一刀斃命,毋庸置疑。
可是現(xiàn)在顧玦卻說,南陽王的死因并非是因為這個,這讓穆凜也覺得難以置信。
秦暄額角滲出細(xì)密的汗珠,憤怒地上前了一步,卻又同時避開了顧玦的目光,那犀利得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目光。
他轉(zhuǎn)頭看向了穆凜等人,怒道:“穆老將軍,你們就由著他在這里胡說八道嗎?”
“父王的死因毋庸置疑,是被人一把匕首插入胸口致死!”
“我有讓你說話嗎?”顧玦眼尾微挑。
那狹長的眸子眼角微微向上傾斜,瞳孔清冷而睿智,猶如那皎潔的月光灑落在水面上,泛起絲絲的銀光。
“啪!”
下一瞬,一記清晰的掌摑聲響徹營帳,那么響亮,那么清脆。
秦暄的身前多了一道灰色的影子,他的臉被人打得歪到了一邊,左臉頰上浮現(xiàn)一個清晰的五指印。
他的臉頰肉眼可見地腫了起來,狼狽不已。
莫沉冷冷地斜了秦暄一眼,目光冰冷如刀子般射了過去。
王爺說話,這里可沒有他插嘴的余地!
“你敢打我??!”秦暄難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俊逸的五官狼狽而猙獰,聲音都微微破了音。
他竟然敢打自己,他長這么大,除了父王外,還從來不曾有人打過自己的臉!
穆凜等人微微蹙眉,皆是默然。
秦暄還沒繼承南陽王爵位,也不是世子,他只是王府二公子,以宸王的身份,想要教訓(xùn)一下一個出言不遜的晚輩,那也是理所當(dāng)然的事。
秦暄見穆凜等人全都視而不見,眸子里似是要噴出火來,閃現(xiàn)一抹憤懣與怨毒。
顧玦自然也看出來,滿不在乎地扯了下嘴角。
他右手一轉(zhuǎn),指間就像是變戲法似的多了一把匕首,然后慢悠悠地將匕首自鞘中拔出,銀色的刀刃寒光閃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