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學?”
????孫元起的話,直如一道閃電,炸響在學生們的耳際。╔?╗百度搜索讀看看)本書最新免費章節(jié)請訪問。對于負笈遠道求學的學生來說,退學無疑是最大的處罰。
????一向溫和的孫先生,突然說出如此冷峻的決定,全場頓時為之啞然。
????眼看眾人雌伏,吳敬恒不禁勃然大怒:“同學們!我們行愛國義舉,死且不怕,何況區(qū)區(qū)退學么?想當年,洪承疇被太宗生擒,洪承疇開始時踞坐大罵,人人都以為他要做忠臣,便派范文程前去規(guī)勸。房梁上灰塵偶然落在洪承疇的衣服上,他急忙彈去。范文程憑此,就知道他做不得忠臣:惜其衣,況其身乎?果然,洪承疇最后投降,做了大漢奸!同樣道理,如果我們今天貪戀學校,懼怕退學,而不去游行,便和洪承疇愛惜衣服何異?怕以后也是做不了愛國義士的!”
????一直在后面的張元濟,此時應聲答道:“稚暉此言不當!除卻生死無大事,男兒到此是英雄!激于一時義憤,而慷慨死節(jié),雖然是婦人兒童,也能做到。只有真正的大丈夫,才會在這個時候,認真權衡是茍且偷生,以待后日,還是勇于赴難,殺身成仁!聊舉幾個例子,以為佐證:程嬰、公孫杵臼同為趙氏遺孤,一個先死,一個撫育孤兒,而史書上明確記載:‘死易,立孤難耳?!似湟?。
????“勾踐當國破家亡之際,難道當時不能一死了之?但他忍辱偷生,臥薪嘗膽,終于恢復救國,后世無不稱贊。此其二。╔?╗
????“張良、項羽,都是六國后人,在秦滅六國之時,并不因一時義憤,刎頸投江,而是等待時機,終于覆滅秦室!此其三。
????“出使匈奴,虞常等死節(jié),固然是烈士,蘇武持節(jié)十九年,何嘗不是忠臣?此其四。
????“黨錮之禍,李膺、范滂是義士,但后人何嘗訾毀張儉、杜根?此其五。
????“今時今日的國家形勢,各位學子都知道一二,說危如累卵、風雨飄搖,怕是絲毫不夸張?,F(xiàn)在的問題,好比火災發(fā)生,一方面是固然要讓更多的人知道災難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則是讓知道的人積極投入拯救災難的行列。不宣傳,則無人知道救災;光宣傳而無人實際救災,只能坐看火勢變大,與不喚醒何異?自道光、咸豐以來,鼓吹亡國亡種的言論已經遍布報章,國民耳熟能詳,毋庸吾輩錦上添花;關鍵是如何救國救種,這才是雪中送炭,這才是吾輩的著力點!”
????“張先生說得極是!”孫元起點點頭,揚聲說道,“愛國者在心、在行,而不在一時之舉!我今日勸阻大家,不是讓你們坐視國家危亡于不顧,而是希望你們留此有用之身,學習科學知識,更好地解救祖國于水深火熱之中!”
????吳敬恒反唇相譏:“國家危亡,迫在眉睫!民族淪陷,將為奴隸而不可得!學科學,更有何用?即便學成,也不過是讓自己做高等奴隸,靠主子的賞賜,混碗飽飯吃!與國家、民族,有何等干系!”
????孫元起指天而誓:“王朝之存續(xù),我不敢多說。╔?╗但是我敢向你們保證,中華在未來三十年間,雖然還會有這樣、那樣的困難危機,但絕不會滅亡!中華民族或許會有這樣、那樣的劫難,但絕不會淪為奴隸!如果真有那樣一天,我孫某發(fā)誓,絕對會脫下長衫,拿起刀槍,沖在最前面!死在最前面!如違此誓,天誅地滅!”
????周圍師生,聽罷此言,不覺悚然立直身軀。(請記住讀看看小說網
????孫元起放下手臂,深情地望著學生:“既然現(xiàn)在國家、民族還沒有到這一步,就必須有人立在農田里,為祖國耕耘收獲糧食;就必須有人守在工廠里,為祖國勞動生產物品;就必須有人留在校園里,為祖國培育下一代;就必須有人呆在研究室里,為祖國積蓄潛能。只有大家都做好自己的分內事,國家才會不滅亡,才會漸漸強大!
????“在于我們經世大學就是,除了你們要學好自己的知識外,還要努力做好研究。學文的,自然是為了更好地保存國粹,教育國民;學醫(yī)的,自然是提高國民體質,保障國民健康;而學習理工的,我則希望你們能留在研究所里,淡泊名利,不計榮辱,潛心研究。
????“好了!大家都各自回去,以救國救民之心,在自己的專業(yè)內努力學習,爭取早日走出校門,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學理工的同學,如果你們有志為國為民,愿意呆在實驗室四十年的,請跟我到校長室來!”
????人群中不知誰嘀咕一聲:“???要在實驗室呆四十年?”
????“你們死且不怕,何況只有四十年的學習研究呢?”孫元起冷冷地環(huán)顧四周,“看來,果然如同程嬰所說,‘死易,立孤難耳!’”
????說罷,孫元起自朝校長室走去。╔?╗
????學生們在一陣騷動之后,三三兩兩的,有的回宿舍,有的回教室,還有三四十人跟在孫元起背后,向成蹊館去了。片刻之后,操場上只剩下吳敬恒、孫揆均、胡漢民等數(shù)人。
????胡漢民不覺心灰意冷:“稚暉兄,我們還去京城示威請愿么?”
????孫揆均也撓撓頭道:“就我們幾個人去京城,能有什么影響?這里的學生,可比東京的留學生差遠了!”
????吳敬恒皺著眉頭,尋思片刻,才咬著牙說道:“那,我們姑且忍耐,今天就暫時不去城里。我倒要看看,這姓孫的到底耍什么鬼花槍!哼,我就不相信,年青人身上的血難道是冷的?!”
????一場風波,就這樣消弭下去。
????就在同一天,距離經世大學只有數(shù)十里的京城內,爆發(fā)了中國現(xiàn)代大學里的第一次學生愛國運動:京師大學堂師范、仕學兩館學生“鳴鐘上堂”,發(fā)起全校大會,聲討沙俄侵略。這時候,京師大學堂學生攏共不過一百八十二人,幾乎全員參加。
????會上,先由大學堂助教范源濂先生陳說利害,然后是學生登臺聲討沙俄侵略罪行。╔?╗發(fā)言者義憤填膺、慷慨激昂,說到動情處,學生共教師同悲,淚水與鼻涕齊飛。臺上臺下,放聲痛哭,震撼天地。
????經過討論,決定致電各省督撫和各省學堂,介紹京師大學堂舉行拒俄集會經過情況,號召各學堂學生“發(fā)大志愿,結大團體,為四萬萬人請命”,聯(lián)合起來共同抵制沙俄無理要求。會后,并起草《京師大學堂師范、仕學兩館學生上管學大臣請代奏拒俄書》,呈遞給管學大臣張百熙,以及奉旨會辦京師大學堂事宜的張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