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嫪毐提到借助符咒來催生植物的種植法,即以咒文描刻在某些物體上,以其環(huán)繞植物主莖,借助咒文的力量,使植物更為茁壯?!?br/> 女侍道:“嫪毐還提出,可以考慮將咒文直接描刻在植物上的方法?!?br/> “他還說想等大家歸來,前來拜訪。”
穆陽靜稍事思索,便搖頭道:
“我神農(nóng)氏在上古時期就有過嘗試,以咒文加持植物,催生其力,但加持了咒文的植物,縱然一時繁茂,最終卻無法長存。
絢爛一時,便會枯萎。
先祖?zhèn)兎磸蛧L試,用不同方法和不同植物組合,皆不能行。
這條路早在上古時期已經(jīng)斷了?!?br/> “一些蘊含天地之力的特殊植物,本身就有天然的防護能力,它們的葉片藤蔓上會長出形如咒文的肌理,凝聚天地之力,保護自身在成長過程中不被破壞。
后天篆刻的咒文,與其根本無法并存,反而會破壞它們本身的物性?!?br/> 穆陽靜眼神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娓娓道:
“那嫪毐若動手嘗試過,便應知道此路不通。其所說與先祖?zhèn)兊挠涊d如此相似,怕是看過類似古卷,便搬來與你們探討。
此人倒是頗為工于心計,會迎合你們的嗜好?!?br/> 女侍呆了呆,有些不甘心道:“他今日來草居拜訪,我觀其人不像工于心計之輩?!?br/> 穆陽靜笑了笑,輕抿了一口手中的熱茶。
秦時期,茶還沒流傳開來,但華夏歷史上最早的飲茶者正是神農(nóng)氏。
“神農(nóng)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此后神農(nóng)一族便最先意識到了茶乃良飲,可日常飲用。
到了戰(zhàn)國時,已經(jīng)有權(quán)貴氏族,偶爾會以茶待客,但茶飲大興則要到唐朝。
此時穆陽靜將視線看向姜姞細瓷般精致的小臉,把話題轉(zhuǎn)回到九山葫蘆上:“你親眼看過大秦儲君帶來的葫蘆藤葉子,能確定是九山葫蘆嗎?”
“徒兒只覺得和花草集里的圖樣很像,不能確定。”姜姞有些犯迷糊的樣子。
穆陽靜:“大秦儲君提到的嫁接法,你與我詳細說來聽聽?!?br/> 姜姞當下便復述了一遍趙淮中當日所說,末了補充道:
“徒兒問他,這么做的目的,他說可以將低產(chǎn)卻能飽腹的植物,與高產(chǎn)植物結(jié)合,增加產(chǎn)量,百姓吃飽了便是富國強民,能抵御外患?!?br/> 女侍笑道:“想的倒是不錯,哪有這么簡單。
嫁接種植,聽也沒聽說過的東西,兩株不一樣的植物接在一起,如何存活,不過是信口之言?!?br/> “竹兮,我知你對秦人有意見,但評議一件事,要先了解情況?!?br/> 穆陽靜看了自家女侍一眼:“趙淮中說的嫁接法在一些植株上,或許是可以實施的。”
女侍和姜姞同時露出驚訝神色。
女侍急道:“大家怎地也如此說,神農(nóng)手書上不是寫的很清楚嗎,植物是有生命的。
兩種不同的生命怎能合在一起,那豈不是成了怪物?”
穆陽靜有著誘人曲線的身體前傾,讓沉甸甸的上身輕倚桌面,臉上露出回憶神色:
“我小時候有一次將一盆翠蛇蘭的枝杈不小心掰斷,當時很著急,便折了另一株植物的短枝,將其綁在翠蛇蘭的斷裂處,另一端插入盆中,作支撐。
然后還滴了寶靈泉的水在它們的斷折處,希望斷枝能夠重新恢復。
奇怪的是過了幾日,我發(fā)現(xiàn)那兩種植物的斷折處,竟然愈合在了一起,成了一體的。
此后翠蛇蘭結(jié)出的花色,便帶了另一種植物的特性。”
“我當時以為是偶然出現(xiàn)的特殊狀況,問過阿母,得知她常年栽種花草的過程中,也有過類似情況。只是從來沒人將其總結(jié)成一種專門的栽種技法?!?br/> 穆陽靜在敘述中,漸漸理清了思緒,目光越來越明亮。
“現(xiàn)在想來,倒是大秦儲君一語道破其中關鍵,嫁接法?!?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