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二人開始說吧,寡人也聽聽?!?br/> 莊襄王來了以后,高居首位,眼神睥睨的看向自家兒子和呂不韋。
“那就開始吧?!?br/> 趙淮中道:“我觀呂氏春秋一書,呂相似乎對儒、道兩家頗為推崇?”
呂不韋沉吟片刻,方道:“當世以三教為尊,又細分為九大流派,分別是儒、道、墨、法、名家、雜家和農家、縱橫家以及陰陽家?!?br/> “然萬法皆不離其規(guī)。
臣總結,三教之中以道家所習最為廣博,內外兼修,下轄囊括仙魔體系,陰靈鬼物,祭祀占卜之術,皆可與道合,以求長生為最高理念。
而儒家則更注重精神修養(yǎng),與人息息相關,以‘仁’為信仰,講的是用人道教化開創(chuàng)禮樂盛世?!?br/> 呂不韋的雜家之道,本質上也是以儒、道兩家為主干,兼墨,法等家。
后世對呂不韋多有研究,他后來和始皇帝關系不和,根本原因還是和始皇帝以法家治國的理念不同。
他是衛(wèi)國人出身,更推崇儒、道兩家的思想。
而趙淮中穿越的這個世界,釋家未昌,故而三教之中,除道、儒兩家,還有上承殷商體系的截教(注①),而非釋家。
釋家并不是華夏原生文化衍生的思想流派。
此時呂不韋侃侃而談:
“截教與儒家專修精神境界相反,主要修身,以殺伐為用,邪魔外道縱法而為,不修心,其實也可納入截教范疇,其體系龐大紛雜。”
“其余幾家,儲君應該都有接觸,老臣就不贅述了?!?br/> 趙淮中嗯了一聲,兩人繼續(xù)交流,問題逐漸細致深入。
說到興起處,呂不韋和趙淮中各自演示控法之道,諸般法術在兩人手中生滅變化,無窮無盡。
呂不韋的雜家體系,對三教九流都有涉獵。
他隨手在虛空勾勒,便有一只猛虎的輪廓生成,隨即化作真實,猛虎從虛空中走出,虎紋斑斕,仰頸嘶吼,口中腥氣四溢,與真實生物幾無差別。
“此為雜家一道融合丹青之術,達到第九層修行的小虛境術法,為幻術一類。
而當其繼續(xù)增長,進入圣法境時,可稱為大虛境,儲君再看?!?br/> 呂不韋伸手一抹,那猛虎變化,背部插翅,浮空飛翔,已從凡獸變成了妖獸,天賦神通。
一如從第九階突破進入圣法境的修行者,跨入了超凡脫俗的境界。
呂不韋繼續(xù)演示,那猛虎再次變化,口吐人言,背誦經文,傳播教化,竟而與人無疑。
此時便是其超脫了物種本身,同樣識教化,懂禮數,不再拘泥與猛虎之軀。
趙淮中沉吟道:“呂相所化,猛虎吐人言,對應的是圣人境的妖族修行?”
呂不韋微微搖頭:“不,我雜家一道,走到圣人這一步的只有我自己。
我亦不知前路為何,尚在摸索思量。我所演猛虎化形,只是對妖族修行的一種推演猜測,也是反觀己身的一種探索。
儲君在修行一途天賦過人,可有其他見解?”
趙淮中露出思索的表情:
“妖的本質要更為野性,所謂強則凌弱,很多妖甚至以人為食,妖的修行…”
趙淮中說到中途,忽然停頓下來,笑道:
“關于妖族的修行方向,其實沒有深究和借鑒的必要,妖和我們是不同的族群,不能以我們的標準和認知來衡量妖…不論我們探討的結果如何,都不會是正確的?!?br/> 呂不韋思索片刻,也跟著啞然失笑。
他和趙淮中又回到對各品類的修行探討上來,偶有爭執(zhí)時,便以法術推演高下。
諸般術法在兩人手中生滅交替,信手拈來。
讓旁觀者目瞪口呆的是,呂不韋演示出來的術法,不論有多晦澀深奧,只要稍作講解,趙淮中就能明白其意,進而模仿施展,威力幾乎不弱于呂不韋。
兩人之間的演法討論,一直延續(xù)到下午。
不僅他們自身所得匪淺。
旁觀幾人亦是深受觸動,各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