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著名的外國音樂家曾經說過:“我要緊緊的扼住命運的喉嚨,它決不能使我屈服。”
于此,林明銘也只是期望馬慶能夠勇于和命運進行抗爭,只要他能夠扼制的主命運的喉嚨,說不定又是一個偉大的天才。
只可惜,當林明銘在上課后認真聽課的空檔撇頭看了一眼馬慶,他便瞬間扔掉了之前腦海中的想法——馬慶正趴在課桌上睡的真香。
果然,你還是直接入土埋了算了。
一節(jié)線性代數上完,林明銘他們今日的課程便只有了下午最后一節(jié)的大英。趁著這中途還有四五個小時的時間,林明銘一行人又風風火火的去往了圖書館。
唯一與以往不同的便是他們一行人之中又多了一個梁天和。
昨天聚會之時,梁天和的誓言一出,眾人便是知道這個外國來的少年的確是沒有對林明銘有什么過多的想法。林明銘也是從自己老爸的筆記之中了解到,對于教廷而言,用自己的姓氏想上帝起誓算的上是十分高等的誓言了,更不用說他還是在自己的‘門’下立得誓言。
如果梁天和違背這個誓言的話,那么可能首先梁天和構建的門便會崩潰,輕則永遠使用不了煉金術,重則重傷癱瘓在床。然后他便可能永遠的信念崩潰,再也無法直面自己的本心??偠灾?,后果便是可能讓梁天和完完全全的成為一個廢人。
雖然眾人都知道這可能會很對不起梁天和,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秦丹霜和謝文韻都比較擔心林明銘所以才這么嚴格的審問,畢竟對于一個剛剛踏上煉金道路不久的新人而言,任何外界的迫力都有可能引起一些不良的反應。
而林明銘則是因為自己身上還留著來自老爸的筆記,他覺得最重要的一部分即使不在自己手中,但是這并不妨礙到他看清僅留在自己手中的這部分筆記的價值。
人不應該總是懷抱最大的善意去揣摩別人的,正如我們常說的不要用最大的惡意去揣摩別人。前者容易讓人上當受騙,后者能夠讓人走向極端——對世界充滿著不信任。
揣摩善意也好揣摩惡意也罷,掌握好其中的平衡,充分了解該親近誰該遠離誰才是對自己身家安危的最大保證。
就算赫爾森·羅維是老爸日記中生死與共的戰(zhàn)友,就算梁天和是羅維的兒子,就算在逮捕臟水和囚徒的過程中兩人都對林明銘保持的極大的善意,但林明銘也不能夠輕易的將自己的信任感交給他們不是?
于情于理,林明銘想要信任梁天和都需要一個保證、一個前提。
而這個前提,梁天和便做出了很好的抉擇。他用自己的姓氏,在眾人面前指著自己構畫的門,向自己信奉的神發(fā)出了誓言。
雖然這對于梁天和很不公平,但就算是梁天和自己都知道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所以為了能夠完成使命和林明銘成為一伙,這個保證他不交也得交。
只有這個保證成立了,眾人之間才會進行信任情緒流通。
當然,如果梁天和慢慢的和林明銘等人認識,然后在轉學過來,也都不會引起這么大的反響。造成這種局面,純粹是他太過心急了。
“那么,你在華夏真知之會的分部登記了沒有?”秦丹霜從書架之中尋出了一堆書籍抱著走到書桌前,她看著已經開始閱讀書本的梁天和問道:“你身為教廷的騎士到了這里,不去記錄一下的話可能會出事的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