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時發(fā)布。求收藏推薦,求書支助推支持,求盜版來起來漲漲點擊。)
要說哇哇響基本屬于低齡段玩法,到了三年級以后就極少有人玩這個了,啪嘰就是中齡段游戲,從二年級到四五年級都在玩。而貓瞎乎就算是大小通吃的無齡段游戲,從小學(xué)能玩到初中。
貓瞎乎(躲貓貓)就簡單多了,不過這游戲一般白天沒人玩,都是等吃了晚飯,吃的快的跑出家門邊跑邊喊:“誰家的小孩快點出來玩?!庇谑菐追昼姈|家西家的跑出十幾個孩子來,多的時候有二三十個,一大群呼呼啦啦的跑到住宅邊上廠房或工地里,因為那地方掩體比較多,開始貓瞎乎。貓瞎乎是指把人的眼睛蒙起來,讓他變瞎乎了好看不見,其實玩的時候從來也沒真蒙過誰的眼睛,全是靠抓人的自覺閉眼的。大家剪刀石頭布,決出一個輸?shù)淖?,其余的人貓起來。這個抓人的要自覺閉著眼睛大聲查十到二十個數(shù),查完了才準睜開眼睛,開始抓人。沒有做弊的,老老實實閉著眼睛查數(shù),查完開始找人,有的時候一場游戲沒結(jié)束就得回家睡覺了,因為貓的人多,十點了還沒找全呢。那時候和伙伴玩做弊是非常讓人瞧不起的,不管玩什么,一旦誰做弊,第二天這一片小孩就都知道了,都怪怪的看他,玩的時候都自覺的不帶他或是躲著他,那才叫悲慘,只能讓大人領(lǐng)著到別的小朋友家里去道歉,保證以后再也不做弊了,才會慢慢重新接納回來,還會被父母罵,對于孩子來講,這種群體的拋棄是非常嚴厲的懲罰了。
上了初中以后貓瞎呼就不那么玩了,改玩踢盒子,擺一個鐵皮盒子或是破臉盆什么的在出發(fā)點,游戲也由單純的大家躲起來等人找變成了雙方互動,找人的在找人的同時還得時刻注意保護這個鐵皮盒子或破臉盆,被找的在保證不被找人的發(fā)現(xiàn)的情況下要想辦法跑到出發(fā)點踢那個鐵皮盒子,踢到就贏了,大家接著開始,找人的繼續(xù)找,如果在踢的過程中,也就是在腳踢到盒子的那一刻之前被找人的發(fā)現(xiàn)喊出來,就死了,站在那里等著下一把,死了的人不準說話或做什么動作幫助自己方的人,否則就算這一方輸了。
貓瞎乎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玩,也是玩的最少的大型游戲了,參與的人多,結(jié)局很難預(yù)料。
那時候我家邊上就是廠里一個建筑隊,弄白灰的,院子挺大,沒有大門,里面各種架子梯子的,還有手推車,一堆一堆的,是我們貓瞎乎的好地方,就是有點臟,有的時候還會把衣服刮破,幾乎每次玩了回家都要挨打。
我有個同學(xué),就是上面提到的那個王志昌,那時候他長的又小又瘦,有一次晚上貓瞎乎,他順著手推車下面的小空間鉆到手推車堆里面去了,結(jié)果九點過十點鐘,大人出來喊回家睡覺的時候,抓人的楊振東還沒找到他,就在外面喊:王志昌,不玩了,出來吧回家。他呆在里面一動不動,也不吱聲,最后大家都回家了,他爸爸媽媽出來找他,最后我爸也去了,鄰居好些人都去了,喊他也不答應(yīng),最后還是一個大人用手電筒照到他躺在手推車堆里面地下,回去后被他爸那頓揍啊,聲傳十里那種,足足打了一個多小時,第二天上學(xué)的時候,胳膊上腿上全是腫起來的一條一條的凜子,他還像沒事人似的,對楊振東說:“昨晚你輸了啊,沒抓到我?!?br/> 我所有的同學(xué)的父母里,大昌和寶秋的爸爸是打孩子最狠的,狠到用鐵絲吊起來拿皮帶抽,他倆的爸爸我們這些同學(xué)見了都躲著走,都怕,話說那個時候,家家孩子都挨打,一到晚上吃飯點像比賽似的一片哭聲。
除了貓瞎乎,夏天里還有一樣游戲是參與人數(shù)多的,就是滾鐵環(huán)。
用鋼筋焊一個圓圈,有的甚至都沒焊,就是做成一個圓形帶著個小缺口。然后用八號鐵線做成推手,一邊是握把,一邊是個u字型,把u字頂在鐵環(huán)上一推,鐵環(huán)就轉(zhuǎn)著向前跑,孩子就跟在后面推,有的家長愿意弄的,在大鐵環(huán)上用錢絲做成一些小鐵環(huán)套在上面,一跑起來嘩啷啷的響。
玩的時候,經(jīng)常是一群孩子排成一個縱隊,每人手里推著一個鐵環(huán),順著胡同小巷彎來拐去的跑,孩子們大呼小叫,汗水沾著灰土流的滿脖子滿臉,一個一個像花猴子一樣,鐵環(huán)嘩啷啷轉(zhuǎn)動,玩的厲害的從頭到尾都能讓鐵環(huán)不倒,一直轉(zhuǎn),然后就牛哄哄的看著別的孩子,其他孩子一副仰慕的樣子。
我是沒有過自己的鐵環(huán)的,哥哥到是有一個,不過是別的孩子給的,那時我只是看別的孩子玩,自己從來沒玩過這個游戲,也算是童年的一個遺憾,不知道為什么那時候我和哥哥沒有,是爸爸不給做?不知道,記不清了。
至于吹肥皂泡玩手指游戲,就是女孩子玩的多了,男孩子也有玩的,我和哥哥就玩過,不過這種游戲都是在家里自己玩,極少有其他孩子參與進來,也沒什么大意思,只是那個時代,什么都沒有,在家里也只能這樣娛樂了。吹肥皂泡算是奢侈游戲,那玩藝要消耗肥皂的,那個年頭肥皂是家里的寶貝東西,哪家會讓孩子隨意禍禍啊。手指游戲也是,這個需要用手電筒,把燈關(guān)了,打開手電筒,照到一面墻上,然后用手指做出各種形狀,兔子,狗,鷹,被手電筒照到墻壁上,栩栩如生。這也得偶爾玩,費電池,有時候大人看見了會罵,弄不好屁股還得挨幾下。
其他男孩子玩的多的,就算是騎馬打仗了。
一群小小子,拿著木棍樹枝,有的還在上面綁上條紅布冒充紅櫻槍。找一個有土包的地方,或是上下坡的地兒,大家手心手背分成兩伙(手心手背,大家一起伸出手,手心向上的一伙,手心向下的一伙),然后一伙選一個司令,兩個司令剪刀石頭布分出攻守方,然后守的爬到上坡那邊,或是土包上面,排開隊型,對下面的人說聲:“準備好了,攻吧?!毕旅娴倪@伙便在司令一聲令下向上沖,上面的往下推,下面的往上拱,打成一團。
有的時候推著推著就真打起來了,從上面滾到下面,挨打的坐在地上哭,兩個司令就調(diào)節(jié),過一會起來擦擦眼淚,接著玩,過一會那邊兩個又打起來了,司令再去哄。有時候兩個司令打起來了,打仗游戲就宣布散伙,兩個司令領(lǐng)著自己這邊的戰(zhàn)士各自找地方玩別的去了,說起來也有意思,一旦分了伙,好像就有了規(guī)則了,這時候無論哪一伙的孩子都不會判變,就算兩司令打起來散伙了也是跟著司令走的,不會到另一邊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