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很多的禁區(qū)是不能觸碰的,不管用什么理由來支撐你打開禁區(qū),最終的結(jié)果便是貪婪與恐懼。
森格已經(jīng)打開了一個禁區(qū),在這個世界里收獲了歡樂,榮譽。也付出了屈辱,彷徨。他曾告誡自己,永遠不要再去觸碰下一個,可一旦打開了這扇門,便無法回頭。
這是一種貪婪,每個人都有的貪婪,因為壓抑不住內(nèi)心對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欲,便去體會,嘗試。就像去解讀一個人的人生,或者是所有人的人生。他們?yōu)槭裁礆g樂,又為何痛苦?是因為你終于觸碰了這個本不該去觸碰的禁區(qū)嗎?不,是欲望,是人性,是無法忍受的失去,無力逆轉(zhuǎn)的踐踏,甚至是強者對于弱者的嘲笑,揮手之間的碾壓。
森格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個強者,但他正努力的想要去做個強者,代價就是,他要接著去打開他生命里第二個禁區(qū),十條代碼中的第二條。
如果這十條代碼是人世間的十座苦海,森格已然沉淪。他情愿去背負,也不愿去掙脫。因為他的尊嚴,已經(jīng)脫離了肉體,漂浮在苦海之上。就像是一艘失去了方向的船,正把他的一切都帶向一個未知的地方。
未知的并不僅僅是方向,還有那些神秘的符號。森格本以為它們是相連的,事實證明,它們沒有任何的關(guān)聯(lián)。
森格使用了已知的所有破解方法去破解這條代碼,沒有任何的收獲。甚至將第二條代碼完全的帶入到鑰匙代碼中,無論顯示的結(jié)果如何,它依然只是一條代碼。
最難以理解的是,相同的符號,在這條代碼里,卻完全不是相同的意思。符號組合的生成結(jié)果,也完全不是應該有的結(jié)果,或者說,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結(jié)果。
森格一度懷疑這些符號是不是還有另外的,不屬于網(wǎng)絡世界范疇的含義?
于是他在圖書館里翻閱了大批的書籍,甚至還有很多的宗教書籍。因為早期的宗教文字,或者圖騰,都是由各種符號組成的。森格幾乎不放過任何一本有關(guān)符號的書籍,每天除了搬書,就是把自己埋在書堆里看書。就連老館長看到如此上進好學的森格,都要表揚幾句。
一個月之后,森格幾乎看遍了圖書館里所有的宗教書籍,你隨便給他一個符號,他都能詳細的告訴你,這個符號在宗教當中的含義。但是在矩陣世界當中,卻沒有任何的意義。
他把第二條代碼的十個符號寫在了十張紙上,每天都要翻看無數(shù)遍,以至于讓森格都不明白自己為什么要這么看下去。直到他發(fā)現(xiàn)這一切沒有任何意義之后,便把十張紙全都扔向了自己的頭頂。
紙張發(fā)出被空氣擠壓的聲音,就像森格內(nèi)心的低吼,無奈而又落寞。他想把一切的壓抑都拋出腦海,從此不再去癡纏,不再去執(zhí)著,更不要去嘗試觸摸某些生命的禁區(qū)。
他沒有能力去解開這個禁區(qū)里的秘密,只能放棄,或者逃避。就像散亂飄落的紙張,已不可能在回到原來的順序,一切都被打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