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馭龍王國真正的核心掌權(quán)者簡單概括一下,便可以稱之為,一王,三公,五候。
既,一位國王,三位公爵(含大公),五位侯爵。
自開國以來,浮浮沉沉,起起落落,古今多少英雄作了黃土。
但是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的時光打磨,這九個爵位連同它們身后家族依舊巍然矗立,見證了王國的興衰頹勝…
整個馭龍國近八成的龍騎士都選擇向這九大家族的領(lǐng)主宣誓效忠,要么是家族直系,要么是以附庸的形式。
王國龐大的貴族體系便是依托著這九大家族建立。
大家族的根系延伸至王國的每一寸土壤之中,盤根錯節(jié),繁復(fù)無比,形成了九支強(qiáng)大的貴族軍閥體系,主導(dǎo)著整個王國的運(yùn)轉(zhuǎn)。
這九大家族,乃是真正意義上的大貴族。
而在王國宴會上,大貴族與中小貴族之間的尊卑順序也極其明顯。
最能體現(xiàn)的這種尊卑,便是于宴會上邀請新晉龍騎士時的順序。
新晉的龍騎士只有一張嘴,能同時應(yīng)付的人極其有限。
況且,如果不制定詳細(xì)的規(guī)則,那么就有可能出現(xiàn)一群大小貴族圍著新晉龍騎士嘰嘰喳喳,竟相拉攏,乃至于出現(xiàn)拍賣場般一聲蓋過一聲的“競價”情況,這成何體統(tǒng)!
于是九大家族便牽頭組織了一場名為“大貴族在中間講話,小貴族在一邊唯唯諾諾”的貴族會議。
既然是由大貴族制定的規(guī)則,那么規(guī)則的胳膊自然是得朝著大貴族們拐!
貴族們邀請龍騎士的順序。
必須得按照,一王,三公,五侯,以及伯爵、子爵、男爵的順序進(jìn)行。
當(dāng)然,這種順序也不絕對。
就比如三公之中的兩位大公,金絲雀女大公與郁金香大公有時就敢在國王出言前邀請新晉龍騎士。
而且像子爵,男爵這等小貴族亦是不會向新晉龍騎士發(fā)出邀請——因?yàn)槟芙o予的資源極其有限,就算人家下品亞龍騎士也看不上!
一般正常情況下,龍騎士們基本都會向大貴族們效忠。
只有極少數(shù),不足兩成的龍騎士會選擇向伯爵階級效忠。
這種龍騎士大多都是中下品的亞龍騎士。
要么,是與伯爵家族的嫡系血脈,要么,是本著償還恩情……總之,各方面的因素挺多,尚無法得出個準(zhǔn)確的定論……
而金蘿絲身為極品亞龍騎士,且身具王室血脈,身份敏感且又特殊。
故而,前來邀請金蘿絲的貴族寥寥無幾,屈指可數(shù)。
先是金絲雀女大公,后是代表郁金香公國的大公堂弟,再然后是三文魚公爵家族的參會人。
三公家族皆齊至。
而五侯家族中,只有三位侯爵家族向金蘿絲發(fā)出邀請。
至于另外兩位侯爵之所以不來邀請,主要是因?yàn)榧t寶石侯爵是跟著金絲雀女大公混的,先前便跟隨在金絲雀女大公身旁。
既然金絲雀女大公已經(jīng)發(fā)出過邀請,那紅寶石侯爵當(dāng)著其面也不好多言。
而另一位侯爵是典型的親王派,不對金蘿絲發(fā)出邀請便等于顧及王室的臉面。
至于伯爵們,一致決定不從金蘿絲這里摻渾水,坐看大貴族們各施手段,互相角力…
隨著大貴族結(jié)束邀請,金蘿絲與方寧也變得閑暇起來,無人打攪,只能默默地坐在餐桌旁品嘗著美酒珍饈。
由于方寧先前那“蠻不講理”的護(hù)主表現(xiàn),在一幫貴族眼中,這龍崽子可謂是“龍威赫赫”,故而盡皆避免與金蘿絲打交道。
而方寧與金蘿絲也樂得如此——大部分貴族們的規(guī)矩又臭又長,說個話都彎彎繞繞的,一點(diǎn)不似金絲雀女大公那般豁達(dá)豪爽。
與他們交談需得三句不離一句贊美與感慨,對方寧而言簡直是種折磨!
得益于龍目與龍耳的靈敏度,方寧能夠在品嘗美食之余觀察一下這宴會上的人生百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