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王,乃是外封王爺之一,上一代皇上最小的胞弟,成年后被派去封地,也就如今的定安城。
定安王雖然說不上是狼子野心的王爺,卻也是當(dāng)?shù)氐耐粱实郯。?br/>
不但家財萬貫,整個定安城乃至揚地里許多高官都跟王爺都有往來,說的上是權(quán)傾一地的大人物啊。
當(dāng)初自己得罪高官,定安王隨口一句話便幫他解除了殺身之禍,那個高官連屁都不敢放,可想而知定安王的勢力權(quán)利究竟有多么龐大。
誰知定安王的小兒子是數(shù)十起殺人案的幕后兇手?
還是凌辱殺害婦女少女這般人神共憤的大案??!
一時間,楊義天拳頭緊握、額頭青筋凸起:“張山我問你,你且查清楚了?這件事真的是定安王的小兒子做的?”
張山是揚地江湖界里鼎鼎有名的俠士,為人正直,后來機緣巧合之下他收服對方,便得到這般助手。
對方在他手下做事,一直以來助他破案、查案,被稱為鐵手捕快。
張山說是定安王小兒子犯案,定不會胡言亂語。
張山面色鐵青道:“我見大多命案所犯地點都是荒僻巷子、角落里,因而便去城中各地荒僻地方巡視,忽然看到小王爺?shù)娜藪伿?,我過去一看,死者乃是女尸,死因如同先前那般受辱而死。”
“后來我出手阻攔這些人離去,他們說替小王爺辦事、不要多管閑事!”
聽完這番話,楊義天眉頭緊皺。
小王爺出了名的張揚跋扈,一直在定安城里無法無天,沒想到近日還做出這般勾當(dāng)。
那可是幾十條無辜性命,小王爺就這么不當(dāng)回事?
楊義天陷入了沉思,手捏著驚堂木沒有說話。
定安王曾經(jīng)幫他解難,雖然只是隨口一提,卻讓他避免了被貶之責(zé)。
如果不管小王爺害人之事,自己也相當(dāng)于報恩。
但恩是恩、罪是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何況小王爺殘害了這么多條人命?
這簡直目無王法啊!
“大人,小王爺殺了這么多人定安王未必不知,卻放任不管,說明并不想約束小王爺啊,我們還是別多管吧?”
張山猶豫片刻,最終勸道。
如果是江湖人士、紈绔子弟犯罪倒還好,能抓拿歸案,可定安王的兒子殺人算得了什么?
當(dāng)今天下各地除了名頭是大夏皇朝外,內(nèi)部早就崩潰了。
朝綱敗壞、高官爭權(quán)、諸侯爭勢,放眼望去數(shù)不清的冤案兇案,哪里管得過來?
就差皇帝駕崩諸侯官員們翻臉了??!
今這個時代,除了大夏皇朝旗幟未倒以外,再無任何能力約束地方,甚至有的諸侯開始舉兵廝殺爭奪地盤了,是一個亂世女人不如一張餅的時代。
小王爺殺一些人來玩,定安王估計都懶得理會。
定安王雖說不上惡,卻并非正直之輩,否則也難與整個揚地高官大臣們玩在一起。
楊義天面色威嚴(yán):“張山,還記得你我曾經(jīng)約定的事情嗎?”
“當(dāng)官,便是為民做主、蕩不平事,讓貪官畏懼、奸臣哆嗦,讓百姓們能安居樂業(yè)、不再被奸人所害?!?br/>
“碰到不平之事,便繩之以法,若是畏懼這害怕哪的,還當(dāng)什么父母官?倒不如辭官回鄉(xiāng)種地!”
楊義天剛正不阿、面色威嚴(yán),縱然只是縣令官,卻敢管不平事!
當(dāng)初他之所以得罪高官,便是因為高官手底下有人做盡壞事殘害百姓,后證據(jù)確鑿后直接帶差役拿人、刑場問斬,故而得罪了高官。
可楊義天從未后悔。
“大人您說的對,這是我的不對!縱然是死,也絕不能讓這些賊子逍遙法外!”
張山慚愧不已。
“張山,我命你這幾日抓拿罪犯、查清罪證,查好小王爺這幾日的出行路線,待證據(jù)確鑿后抓拿兇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