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亮家的土比較的分散,加在一起也不過三畝五分,其中有一大半還是別人的地。社里的農(nóng)民去外面打工的很多,有的地就沒有人種,土質(zhì)差的長滿了荒草,白送都沒有人要。
????現(xiàn)在農(nóng)民工在外面干活,因為5.12地震的原因,四川這幾年大力搞建設(shè),農(nóng)民工到處緊缺。一般的下力活‘點工’在一百元左右每天,八到十個小時;‘包工’的話一天大約一百五十天左右。節(jié)約一點兩、三個月的工資也夠買來一年的糧食,有點能力的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混得好的一家人全部都出了遠門,家里的地就送給親戚朋友種,送不出去的,就一年一年的長滿了草。
????跟羅亮同住水竹院子的侯小林家就是這樣,侯小林考上了師范學校,畢業(yè)在南充市當了教師,妹妹嫁了人,媽媽得病死了,爸爸去縣城老鄉(xiāng)開的酒店做了一名雜工,包吃包住一個月九百元,他家里的房子一把鎖一掛,就扔在那。土地除了送人,也只有長草。
????街上陳東家,去成都市幾年,賣上了灶具爐具,發(fā)了點小財,買上了房子車子,家里的土地早就不種了,父母兒子都住成都。那地除了送人,就是長草。
????類似這樣的還比較的多。以前種別人的地,要交公糧還要給租金,現(xiàn)在就是求著人家種,人家還要看看你的地肥不肥,遠近合適不。
????羅老頭挑了幾塊離家近土質(zhì)肥的地種了,所以才有三畝五分的樣子。一年的包谷米也就將近四千斤的收成,全部用來喂豬外,還可以賣一部分。
????包谷米一斤九毛錢上下,四千斤包谷最好的收成也就四千元,從三月下種到七月收成,前后四個多月的時間,除去人工和肥料和種子錢,再加上老天爺?shù)恼疹?,才能勉強有四千斤的收成,要是天氣不好,包谷揚花受精的時間遇上雨水綿綿,收成大量減產(chǎn),辛苦幾個月,算上肥料和種子成本,算上勞動力,完全是大虧本。羅老頭種了一輩子莊稼,不管多拼命,要想在這上面賺錢,絕對不可能。
????這也是他堅決反對羅亮回家種田的根本原因。
????種地吃飯,完全看老天爺?shù)哪樕?。收成好了,賣的人多,糧食價格上不去;收成不好,又沒有多余糧食賣,畢竟一家人的吃飯問題要優(yōu)先解決。
????十個農(nóng)民十個都愿意出去打工,不愿意留守,這是根本原因之一。
????人多地少,剩余勞動力出門找飯吃的時代過去了,已經(jīng)變成農(nóng)村主要勞動力出門找飯吃了——據(jù)說在大城市里撿垃圾也好過在家種地,這是生存的a、b選擇題,大家做出了一致的選擇而已。
????十天后,羅亮經(jīng)過仔細的計算,發(fā)現(xiàn)種稻谷也幾乎賺不了什么錢,從育秧苗開始計算,把肥料種子請人犁地,抽水打架除草施肥,到全部曬干收到倉庫,一斤稻谷的成本遠遠超過收成后的市面稻谷價格。這還是順利的收成,如果不順利,辛苦一年,稻谷減產(chǎn),一年就只能混口稀飯。
????唯一的計算方法是把在田里一天一天的勞動全部算成‘零’成本,種地還是有‘錢’途的。
????現(xiàn)在去城市做乞丐撿垃圾都可以混口飯,還不辛苦,不怕天干水澇,不擔心肥料漲價,不怕蟲病苗病,所以農(nóng)村就出現(xiàn)了老弱病殘留守,主要勞動力全部出門的社會現(xiàn)象。
????當然,在鄉(xiāng)村做生意的,把自己的勞動力歸‘零’計算的,沒有什么一技之成的,上有老下有小的,這一部分人還是留在了農(nóng)村,象羅亮這樣讀了幾年大學,倒霉透頂堅持回家發(fā)展的,在淺丘陵地帶,小農(nóng)地方,幾乎沒有第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