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洛陽。
這座雄偉城池地處河洛平原,居天下之中,控山擁河,形勢甲于天下。
因此,洛陽自古以來就被譽為“龍興之地”,備受歷代帝王青睞。
女帝即位稱帝后,定鼎神都洛陽,將這座洛陽城的輝煌臻至巔峰。
“這上陽宮乃是皇宮重地,南臨洛水,北連禁苑,制度壯麗,四季如春,舞榭歌臺,笙簫不歇。其宮殿之雄偉,園林之華美,引得無數(shù)文人墨客爭相賦詩頌揚,連神仙宮邸都無法與之相媲美?!?br/>
“然而神都之內(nèi),還有一處建筑,比這陽宮更為雄偉壯麗,那便是圣人修建的明堂了?!?br/>
繁雜喧鬧的南市之中,兩名身著粗布麻衣的男子正坐在茶肆中閑聊,時不時將目光投向這繁榮昌盛的神都洛陽城,神情復(fù)雜到了極點。
“女帝視明堂為自己得天命的標(biāo)志,與大周仙朝國運的象征,故而力排眾議修建明堂,建成后號為‘萬象神宮’?!?br/>
“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凡三層:下層法四時,各隨方色;中層法十二時辰;上為圓蓋,九龍捧之。上飾鐵鳳,高一丈,飾以黃金……誠可謂是富麗堂皇到了極點?!?br/>
“雖然靡費頗重,但這明堂建成之后,女帝御明堂,受朝賀,宴賜君臣,大赦天下,順應(yīng)民心,公開放任百姓入紫微城參觀萬象神宮,同時還賜予百姓酒食,攬盡天下人心,使得這萬象神宮成了洛陽百姓心中的驕傲。”
出言之人模樣清秀俊逸,五官深邃而立體,那張宛如雕刻般棱角分明的面容之上,噙著一抹放蕩不拘的微笑。
到底是市井百姓沒有見識,否則早就注意到了此人渾身散發(fā)的威儀氣度,倘若是換了個久經(jīng)宦海的循臣老吏,見到他定然會忍不住慨嘆一番,到底是幾代的皇權(quán)滋養(yǎng),才能滋養(yǎng)出這般器宇軒昂的王者英豪。
而坐于他對面的男子卻是模樣普通,身材高大,膚色古銅,乍一眼看去只會以為他是威儀男子的隨身護(hù)衛(wèi)。
但從威儀男子小心翼翼的態(tài)度不難看出,坐在他對面的普通男子,身份地位似乎還要高出一籌。
因為,他是道首。
五年之前,道首橫空出世,以極其恐怖的實力整頓了整個長生盟,并且在天下九州助人族修士建立起了大大小小的人族據(jù)點。
他給黑暗迷茫的人族修士,帶來了一抹光亮。
道首靜靜地聽著威嚴(yán)男子訴說神都繁華,并未發(fā)過一言,唯有在聽聞女帝大肆推崇佛教,甚至在皇宮中建明堂,供奉大佛,并在整個大周天下積極推行佛寺,造像立寺時,發(fā)出了一聲嗤笑。
“呵,推崇佛教?也不知道慧立和尚聽了你這話,會不會氣得沖出大慈恩寺,從長安殺過來,暴打你一頓?”
威嚴(yán)男子聽了這話訕訕地笑了笑,小聲嘟囔道:“至少明面上是如此,至于暗中那些蠅營狗茍,想必道首心中早已明了?!?br/>
“人族三教儒釋道,儒家治世,經(jīng)世治學(xué),德禮而并濟(j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身風(fēng)骨流芳百世,然而在儒生眼中,女帝即位,牝(音同聘)雞司晨,儒教非但不會是女帝維護(hù)統(tǒng)治的助力,反而是阻礙?!?br/>
儒教提倡的男尊女卑,三從四德,三綱五常的思想,經(jīng)歷歷代碩儒名流不斷歪曲理解,致使這種觀念至此已經(jīng)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