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旁邊的散戶地攤區(qū)域,常旭在前面看,每個攤位都沒有放過,當他走到第四家地攤前面時,眼睛不由得一亮。
地攤上擺著亂七八糟的東西一大堆,但其中一個硯臺引起了他的目光,其他的明顯都是作假,只有這個硯臺給他一種老物件才有的感覺。
攤主看到常旭的目光集中在哪個硯臺上面,臉上立刻露出了諂媚的笑容。
“兄弟看上哪個硯臺了,您這眼光真是犀利,我這攤上最值錢的就數(shù)這個硯臺了,我收上來的時候,那家人可告訴過我,他們祖上是宮廷內(nèi)的侍衛(wèi),這個硯臺是從皇宮中流傳出來的,就連皇帝都用過,絕對是好寶貝!”
“噗嗤!”劉小桃在后面都忍不住笑了起來,剛才在店里的時候還好點,沒有人來賣力的兜售,而小攤位上這眼睛都不眨一下的胡吹亂侃她還是第一次見,明白人基本上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個小販的話是在瞎扯。
常旭點點頭,卻沒有去理會小販,拿起那個硯臺看了起來,形同簸箕,硯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撐,是唐代常見的簸箕硯臺。
觀看半響后沒有看出到底是真是假,自好用右手碰了硯臺一下,腦中的聲音立刻響了起來。
“石硯,出產(chǎn)于唐朝年間,材質(zhì)歙石,閩立制作,做工精細,價值極高,屬貴重品!”
“兄弟看你的女朋友都樂了,就算是買回去圖美女一笑都值得…”
“我可不是他女朋友!”劉小桃反駁道。
“那就更應(yīng)該買了,博美人一笑比什么都重要,古代人家皇帝還愛江山更愛美人呢!”
小販看常旭面無表情的觀看硯臺,手上動作卻生澀的很,不認為常旭是有多少道行,只當做是在美女面前裝高深的年輕人,立刻改變了說辭。
“你說的倒是挺有道理,不過對我不適用,我可不想被美女當成冤大頭,不過你這話我挺愛聽!”
說著常旭笑笑,將硯臺隨手放在一邊,腦中回憶了一下關(guān)于硯臺的信息,臉上露出了一絲玩味的笑容。
“硯臺自漢代就有,卻是發(fā)于宋,興于明清,宋代文人當?shù)?,影響了全民審美,當時石硯的主要式樣多為“抄手硯”,蘇東坡和米芾都是當時玩硯的大名家,明清時期文字獄盛行,導(dǎo)致金石學(xué)昌隆,尤其是乾隆時期開始,文人遠離政治,埋頭于篆刻考古,于是硯臺也成為文人篆刻的工具,而導(dǎo)致這硯臺多的都爛大街,傳下來的更是太多,我說的對嗎?”
小販傻眼了,原來是碰上了行家,臉上露出一抹尷尬,不過也是轉(zhuǎn)眼即逝,小聲道:“我看兄弟你喜歡,也不瞞你說,這個硯臺是我一千收上來的,你給個辛苦價,一千二!”
“你見過這種硯臺嗎?”常旭眼神一轉(zhuǎn),也算是試探性的問了一句。
“這個,我感覺樣子挺新奇的,剛剛從南邊收過來的,說不定是什么好東西,至少我看不出來,兄弟你也不缺那倆錢,買回去說不定鑒定出來就是一個大漏,不像哥哥我,吃了上頓沒下頓,要不然我絕對收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