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幼窈呶著小嘴兒不依:“祖母,您這是什么話,我明明好端端地陪著你,哪有闖禍了!”
“沒闖禍,怎的這么老實,不去撒歡,呆在禪房里陪我這個老婆子?”虞老夫人瞅著她,一幅不相信的表情,往常只要一出門子,就數(shù)她最能鬧騰。
虞幼窈喉嚨一哽,有些心虛地跺了跺腳:“我這是孝順祖母,還孝順錯了。”
屋里頭的丫鬟婆子們低頭悶笑。
冬梅道:“老夫人,您這回可真屈了姐兒,姐兒就帶著奴婢們在寺里頭逛了一會子,折了一枝杏花,就打道回來了。”
卻是不知道折花那會子發(fā)生的事。
虞老夫人一臉驚奇,將孫女兒摟在懷里賠了好一通不是。
虞幼窈這才消了氣性:“祖母可不行再冤枉了我?!?br/> 虞老夫人連連說好,之后帶著虞幼窈去了隔間,與老僧人告了一聲,打算回廂房。
老僧人睜開眼睛,渾濁的目光落在虞幼窈身上,看得虞幼窈心里頭直發(fā)麻,這才聽他道:“阿彌陀佛,小施主與我佛有緣?!?br/> 虞幼窈有些發(fā)怔,虞老夫人卻心中一跳,偏頭看了她一眼,問:“慧能大師,此言何意?”
聽聞這位慧能大師佛法精深,精通一些相面之術(shù),莫不是瞧出了窈窈有什么不同之處?
老僧人并未回答,緩緩闔上了眼睛,低誦:“愿我來世,于佛菩提得正覺時。自身光明熾然,照曜無量、無數(shù)、無邊世界,三十二丈夫大相,及八十小好以為莊嚴,我身既爾,令一切眾生如我無異。”
“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nèi)外清凈,無復瑕垢。光明曠大,威德熾然。身善安住,焰網(wǎng)莊嚴,過于日月。若有眾生,生世界之間?;驈腿酥谢璋?,及夜莫知方所。以我光故,隨意所趣,作諸事業(yè)……”
虞老夫人怔住。
這是《藥師經(jīng)》,藥師琉璃光佛也叫“飲光如來”,行菩薩道時,施醫(yī)行藥,發(fā)了十二個大愿,每一愿都為了滿眾生愿,拔眾生苦,醫(yī)眾生病,讓人安居樂業(yè),健康長壽,且活得快樂。
老僧人閉口多年,為何要對窈窈誦《藥師經(jīng)》十二愿?
這經(jīng)文與窈窈有什么關(guān)系?
虞幼窈有些茫然,好奇地看著慧能大師。
直到許多年后,虞幼窈離京多年后,再臨寶寧寺,見到這位慧能大師,才恍然驚覺,一切因果自有般若。
而這位慧能大師,已經(jīng)窺見了一斑。
寶寧寺回來后第二日,就是二月初八。
虞幼窈陪著祖母用完早膳,就回到窕玉院。
干萎的杏花枝,用摻了靈露的水養(yǎng)了一晚,又變得精神,枝頭上的花苞也都綻開了,香氣正濃。
虞幼窈正在學調(diào)香,其中便有炮制干花的法子。
她將枝上的花朵摘下來,放在紙板里壓平,帶著紙板一起在碳籠上烤,待花半干后,放到裝了膠嶺石粉的罐子里密封窖藏。
等干花里頭的水被膠嶺石粉自然脫干,制成的干花,不僅花瓣干躁,柔軟,宛如剛從樹上摘下來一般顏色如新,香氣持久。
許嬤嬤從旁瞧著,還不忘記教導她:“《太平圣惠方》中,有杏花凈面,治斑的方子,正值杏花時節(jié),姑娘以試一試?!?br/> 杏花是飄零之物,不吉利,虞府里并未種植,不過虞幼窈名下有專門種植花木的莊子,肯定是種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