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看了看燈籠,轉(zhuǎn)頭向至善問道:“大師以為如何?”
和尚笑道:“這燈籠穢氣,一把火燒了最干凈?!?br/> 官員忙對手下的士兵道:“在外面去找個(gè)空地,把這燈籠都燒了?!?br/> 和尚搖了搖頭道:“凡火可不行,須得是修道士以身為爐的真火,其中又以三昧真火最好,方才能將穢氣去得干盡?!?br/> 他說完后,望了望徐清。
道門修士以身為爐,陰陽為炭,造化為工,方練得真火,而最厲害的真火,當(dāng)是三昧真火。
而徐清若有真火,和尚就可以斷定徐清絕非邪魔外道。
如果有三昧真火,在人間行走的菩薩羅漢化身,見了徐清,怕也要低眉。
官員聽了和尚的話,看向徐清,誠心問道:“不知道長能否施展真火,除了這禍患?!?br/> 徐清笑了一笑,自顧自道:“心者君火,亦稱神火也,其名曰上昧;腎者臣火,亦稱精火也,其名曰中昧;膀胱,即臍下氣海者,民火也,其名曰下昧。此三者分指精氣神,三者合一,便為三昧真火。未曾合一,三火皆是真火。施展真火或三昧真火時(shí),全以神意為憑,火一旦起,便十分耗損精氣神?!?br/> 他說到最后,微微一頓,嘆口氣道:“是以修行人無論是練得真火還是三昧真火,總不愿輕易使動(dòng)。因此大人欲得此火,須加錢。”
官員聽到徐清前面的話,還以為徐清有意推脫,直聽到最后一句,方才松一口氣,只是覺得徐清既然是神仙之流,為何還喜歡黃白之物,此事倒是奇怪。
不過世人皆有癖好,神仙真人也大概不例外,興許這位徐道長確實(shí)愛財(cái)。
他道:“那就再奉上三百兩紋銀給道長,不知夠么?”
徐清灑然道:“夠了?!?br/> 旁邊掌柜和店小二心中更奇,他們見徐清化井水為酒水的手段,知曉有這手段,金山銀海都不難,為何還要縣里大人的三百兩紋銀?
大抵神仙做事,非是凡人所能理解。
只是這也給他們提了個(gè)醒,這位仙長可不是有求必應(yīng),請他幫忙是需要付出代價(jià)的,并非無償。
至深暗自點(diǎn)頭,如果徐清什么都不要,那是布施眾生的境界了,除佛祖外,也就觀自在有此胸襟,連肉身都可以布施眾生。
如此人物,既敬且佩,卻終難企及,教人見了沮喪。
至深有打破空門的意愿,好將來開山做祖,若徐清境界高明至此,著實(shí)對現(xiàn)今未成道的他是個(gè)天大心障。
正是有些人該當(dāng)見,卻也當(dāng)是時(shí)見,見的時(shí)機(jī)不對,有損無益。
徐清只是確實(shí)缺錢而已,他可以向店家要,可以向官員要,還可以向溫玉春乃至顧滄海要,所以這錢是順口要之。
他現(xiàn)在是心里起了缺錢這麻煩,故而順著心意解決了這麻煩。
這是心想事成,從心所欲。
他說了這話,隱隱有所悟,只覺得體內(nèi)的法力似一口深井,更加波瀾不驚。
“靜水流深?!彼闹忻俺鲞@一句。
正是平靜的水面,永遠(yuǎn)不知道底下藏有多大的水流,有多大的潛能。
他由此而生出一個(gè)心障,假若他不能從心所欲,怕是對他頗有不利。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方好。
此心生而自由,卻也當(dāng)在枷鎖中。
道法自然創(chuàng)造的神通道法是因緣法而呈現(xiàn),便是此理。
隨著他在人間的經(jīng)歷越多,自會(huì)遇到無數(shù)麻煩,也會(huì)因此生出無數(shù)神通道法去解決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