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們推杯換盞間,已說定明日請媒人上門。晚飯后丁氏因親事確定下來倒不好留他二人在家住下,陳守川將他父子帶到鎮(zhèn)上一家客棧安歇。陳文竹跑去向姐姐嘀咕第一手消息。
次日,丁氏歇了店里的生意在家收拾酒菜等媒人上門。中午時分媒人上門,帶來男方送的一把木梳、兩節(jié)頭繩、六尺鞋布。
丁氏好酒好飯招待后,回敬男方一雙布鞋、一方手帕納彩完成,同時將陳文蘭的八字庚貼交與媒人,好讓男方請人合婚。
民間婚俗比大戶人家簡單,又因男方家不在本地,商談好一應事宜從簡從速。
過得三日便是送聘吉日,一大早家婆帶著二叔、三叔、三嬸娘以及本家的長輩、同輩、晚輩一共五十多人從陳家村趕來,陸續(xù)又有與陳守川一家走得親近些的人家到來。
丁氏原想著自己一家剛搬到大柳鎮(zhèn)不久,只需請左鄰右舍七八戶加上自家親戚,擺上三四桌便夠了,這下來的人遠遠超出預算。
丁氏忙派三叔去西街酒樓定上十五桌中等席面按時送來,又找四鄰借齊十五套桌子板凳沿街邊一字擺開。
本家?guī)讉兄弟幫著陳守川招呼客人,媳婦妯娌負責端茶倒水,陳文蘭在房中陪著五六個閨中好友,陳文松今日請假在家當起了孩子頭,就連陳文竹也擔起主人家的責任在后院和幾個小女孩玩耍。
吉時到,吹鼓手的樂聲沿街傳來,他們身后是兩人一組抬著聘禮盒的隊伍,媒人與劉大郎緊隨其后。這次定親時間雖短,但男方準備還算周全。
送聘隊伍來到陳家門前,唱禮者依次喊出聘禮后一一抬進陳家大門,“大吉(甘蔗)兩對、金簪一對、玉鐲一對、耳飾兩對、如意一支、五彩錦雞一對、喜酒兩壇、綠綢兩匹、錦緞兩匹、蠟燭四對、爆竹禮香兩把、聘銀二十兩、福圓(桂圓)十二粒、紅糖禮餅!
陳守川與丁氏上前從聘禮中取出一部分,再加上準備好的禮物一起送還男家作為答禮。這份禮金不說在陳家村,就是在大柳鎮(zhèn)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
陳文蘭聽著唱聲心里如喝了蜜般越來越甜,身旁姐妹羨慕嫉妒皆有之。丁氏將喜餅喜糖散發(fā)給大家,酒筵齊備,請賓客入席。
酒晏散后,兩家約定等陳文蘭明年及笄后,由陳守川護送到成都與劉成義完婚。
下聘結束后,劉家父子二人返回成都準備親事,陳守川一家又恢復到往日的生活。許是因為大女兒定了親,陳守川除了輸錢后回家依舊找事罵人外,對丁氏也多是攛拳攏袖做做樣子了。
陳文蘭停下其他繡活,只專心做自己的嫁妝。丁氏將聘禮中的綠綢裁了件嫁衣后,其余的全部拿到李娘子處換成各色綢鍛,都給陳文蘭做衣服。連她長個子需要放的尺寸也考慮進去,一年四季,每季兩套,里里外外全部用好料子新做。
陳文蘭用剩下的碎布料給陳文竹縫了一套小衣裙。陣文竹第一次穿這種柔軟光滑的綢緞衣服,小心翼翼坐一下都怕弄壞了衣服似的,讓丁氏笑著笑著覺得心酸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