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子斂著目光瞧了眼地上統(tǒng)共只四只的兔子,“我家就三口人,吃不了那么多,三十二文一斤,買一只吧?!?br/> 葉青珂見他態(tài)度還挺堅決,就知他雖然心善,卻也不是那等同情心泛濫的人,便不再勸,磨破了一張小嘴,最后答應(yīng)給旁邊賣白菜的大娘兩個銅板,才借了她的秤,將兔子稱給中年男子。
按照古代一斤十六兩的算法,她這兔子稱下來也就四斤二兩,折合成銀子,就是一百三十文,剛好是個整數(shù)。
那中年男子倒也爽快,接過兔子就給數(shù)了銅板,葉青珂小心翼翼拿了兩個銅板給那賣菜的大娘,才將其余的藏在衣襟內(nèi)側(cè)的貼身小包里,然后千恩萬謝地送走了那名男子。
一旁的大娘見自己不過借用了一下秤就賺了小姑娘二個銅板,頓時熱絡(luò)起來。
“我說小姑娘,你是哪個村的?怎么一個女兒家會跑到鎮(zhèn)上來賣野味?不是大娘說你,你瞧瞧你那些東西,這兔子還好,鎮(zhèn)上一般的人家都買得起,也懂得吃,可是你那頭羊,一般的人家誰吃得下這么大一頭羊啊,大娘勸你,還是拿到酒樓里去試試運氣,或者是大戶人家去問問掌廚的,是否需要?!?br/> 葉青珂一聽這話,覺得確實有幾分道理,一般的人家,家里人口也不會太多,誰吃得下這么一大頭羊,何況,這羊肉味道大,若不是大戶人家或者是大酒樓,怕是一般的人也不懂得去味,就更沒人愿意買了。
“多謝大娘,一會兒等我將剩下的兔子賣完,就去酒樓試試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