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亂戰(zhàn),把村子里不少人都吸引過來,在看到兩只黃鼠狼之后,就開始紛紛召喚自家的大狗。在農(nóng)村,一般人都這么認為:黃鼠狼這東西,能不招惹的話盡量就不惹。
等到毒氣消散,狗群很快又發(fā)現(xiàn)目標,又齜牙咧嘴朝田小胖圍過去。吃了這么大個虧,當然要找回來,就算是主人的召喚也不好使,你以為狗不要面子啊。
“千萬不能招惹黃大仙啊,趕緊把狗都趕走!”二奶奶倆手拍著大腿,急得什么似的。昨天回去之后,跟老伴兒講了田小胖和黃大仙的事兒,今天早上起來,包二爺就精神多了,二奶奶自然把功勞記到黃大仙的身上。
而就在這時候,只見從田小胖家的屋里躥出一道白影,眨眼間就沖到大道上,然后就看見小霸王邁著悠然的步子,向田小胖走去。那些兇神惡煞的大狗,立刻讓出一條通道,仿佛一下子變成了列隊的士兵。
小霸王走到田小胖跟前,低下腦袋,輕輕和兩只黃鼠狼碰觸一下,然后掉過頭,嘴里發(fā)出幾聲溫柔的鹿鳴:呦呦呦——這倆小家伙是偶家的,以后偶罩著呦,呦呦呦——
狗群頓時四散,剛才那么多人吆喝都不聽,這會卻一個個全都耷拉著尾巴,片刻也不敢停留——小霸王,就是這么霸氣。
看樣子,這兩只黃鼠狼以后在村里也可以橫著走了——大伙談論一陣,就回家各忙各的,反正也都有點見怪不怪。
等到晚上的時候,兩只黃鼠狼果然又溜達回來,大搖大擺地進了倉房。田小胖探頭一瞧,這倆正趴在窩里舔爪子呢。而且人家是自己動手,從外面叼來一些麥秸,弄了個小窩,確定是要在此安家落戶。
也好,以后不用擔心家里鬧耗子了——田小胖也就默許了它們這種行為。不過既然加入田小胖的大家庭,怎么也得取個名字吧?
跟小丫商量一下,就把這兩只黃鼠狼命名為“大狼”、“二狼”,反正以后它們還得繁殖,生出來的小崽,就按照這個順序一直排下去,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等到吃完晚飯,田小胖正在園子里鏟地,就聽小丫在院子里發(fā)出一陣驚喜的叫聲:“胖兒哥,你看呦,有小燕子在我們家房檐底下壘窩啦——”
大晃循聲出來,也舉著手機對準屋檐,這家伙現(xiàn)在也算是一個稱職的主播了,有點啥新鮮事,都第一個往前湊。
田小胖刮刮鋤頭,也準備休息一下。回到當院,果然看到兩只小燕子來來回回地忙碌著,尖細的小嘴里叼著小泥球,泥球里面還摻雜著一絲小草棍,然后在屋檐下的泥墻上壘窩。
誰家新燕啄春泥,看到這種可愛勤勞的小鳥構(gòu)建它們的愛巢,確實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或許,對于勤勞的生物,不管是人還是小燕子,都會惹人喜愛。
燕子筑巢也是很有講究的,光用泥球的話,壘出來的窩不夠結(jié)實。而聰明的小燕子就在里面摻雜了草棍一類的纖維,這樣就增強了燕窩的拉力。
就像村里人抹泥墻,要在黃土里面摻上麥魚子之類。沒準,人類還是受到小燕子筑巢的啟發(fā)呢。
“咱家好幾年沒有燕窩了,嘻嘻,今年一切都變好了,小燕子也來壘窩,這樣子才像個家呢。”小丫歡喜得眉開眼笑。
在農(nóng)村,把燕子視為一種吉祥的小鳥,誰家有燕窩,誰家的燕窩多,就證明這家人勤勞善良,大伙也都愿意和這樣的人家來往。
平時要是家里的小娃娃不懂事,捅了燕窩啥的,就算再寵孩子的人家,也絕對會把熊孩子一頓胖揍,笤帚疙瘩要是不把屁股抽腫了,絕對不肯罷休。
有些人家養(yǎng)貓的,貓是喜歡捕捉鳥類當食物的,不過從來沒有那家的貓敢去掏燕窩,有時候你會看到大花貓懶洋洋地在窗臺上曬太陽,頭上就是燕窩,小燕子嘰嘰喳喳的,雙方和平相處。
在詩經(jīng)里邊,就有這樣的詩句“燕燕于飛,之子于歸”。老百姓是把燕子當成了出嫁的姑娘,每年春天就會回娘家來的。你想想,自己家的閨女,能不歡迎,能不喜愛嗎?
或許正是因為這些原因,這兩只小燕子的到來,才會令小丫這么高興,因為在小丫頭心目中,這才是一個完整的家。
實際上,不僅如此,在田小胖家后院的幾棵大楊樹上,還有幾只喜鵲也正在扎窩。只是和小燕子一比,喜鵲窩簡直就是粗制濫造的豆腐渣工程,就是用些樹枝橫七豎八地壘起來,四處漏風不說,更毫無美感可言。
形容一下的話,如果小燕子是心靈手巧會繡花的小姐,那么,喜鵲烏鴉之類就是粗手大腳的使喚丫頭。
天漸漸眼擦黑,燕窩只壘了一小半,估計還得兩三天才能完工。無論對人還是對鳥來說,蓋房子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兩只燕子也累了,就落在院子晾衣服的鐵絲上,抖抖翅膀,梳理梳理羽毛,嘴里不時發(fā)出幾聲細膩的呢喃。因為這兩只小生靈的到來,整個院子里,顯得是那么的祥和。
吱吱吱——小猴子也伸著小爪子,指著鐵絲上的那對燕子,估計也發(fā)現(xiàn)家里多了新成員。
田小胖伸手拍拍猴頭,以示警告:“以后不許禍禍燕子,知道嗎?”
這小猴子比熊孩子還淘,必須提前打打預防針。小白很是委屈地摸摸腦袋瓜,然后嘴里發(fā)出嘎嘎的叫聲。
兩只燕子很快被叫聲吸引,展翅升空,盤旋一陣之后,竟然落到小白的腦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