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微笑著,看著手中的竹簡。
他看的非常的認真,年輕的蒙武小心翼翼的站在不遠處,也不敢出聲打擾。蒙武非常的崇拜武安君,即使他的父親蒙驁就是秦國內(nèi)赫赫有名的大將,可他還是想要跟隨白起學習。起初,蒙驁在教授他兵法的時候,蒙武便偷懶不肯學習,蒙驁大怒,準備懲罰他的時候,他向父親詢問:學習您的兵法可以成為武安君那樣的人嗎?
蒙驁更是生氣,將他狠狠的揍了一頓,這才揪著他的耳朵,將他帶到了白起的面前。白起的朋友很少...不,他沒有朋友,可是他長期與蒙驁并肩作戰(zhàn),并沒有像對待其他人那樣閉門不見。只是,他并不想要教授蒙武,他告訴蒙驁,自己并不知道什么兵法,也不知道怎么給別人傳授兵法。
蒙驁也沒有多說什么,只是將蒙武留在了這里,從那以后,蒙武整日都是在白起的院落里,白起沒有趕走他,可是也沒有教他什么。直到后來的長平之戰(zhàn),白起直接帶走了蒙武,讓他擔任都尉,每戰(zhàn)必先他來打頭陣,就連攻城戰(zhàn)這樣危險的事情,也是讓他第一個來沖鋒,這個舉動可是嚇壞了諸多將領(lǐng),您就算不想教他,也不該想要殺掉他啊。
蒙武倒是沒有什么抱怨,數(shù)次生命垂危,可是在蘇醒之后,又急忙披甲上陣。有人告訴蒙驁,白起這是有意謀殺您的兒子,請將他帶回自己的身邊,蒙驁卻是大笑著說道:“武安君終于教了他真正的兵法,這就是武安君的兵法啊。”
此刻,白起已經(jīng)回到了咸陽,而蒙武還是跟隨在他的身邊,他會記住白起所閱讀的書籍,回家之后,自己也去翻閱,白起有著很明確的休息安排,每天都是按著軍旅的規(guī)定起床,休息,用飯,訓練,已經(jīng)堅持了幾十年,從不曾懈怠,蒙武也在效仿他,認真的學習。
在見過白起那鐵血的模樣之后,再看到他如今的笑容,無疑會讓人有些膽寒。只覺得這笑容是那么的違和,讓人驚懼。
白起捧著竹簡,不由得點著頭,說道:“趙括說的很好啊。”,蒙武這才明白,原來白起閱讀的是趙括的對答,在這一段時間里,趙括的對答在秦國很流行,尤其是他對法的看法,而對于大一統(tǒng)的看法,卻只是在高層之中流行,即使如此,馬服君也在幾天之內(nèi),就成為了可以在秦國受到尊敬的人物。
“他能將士卒的戰(zhàn)力發(fā)揮到極致,不過,他并不是不可以擊敗的,他太看重將士的性命,趙國的國力無法承擔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他們的將領(lǐng)不足,裝備也不精良...如今又失去了上黨作為屏障,秦國可以從三個方向同時發(fā)動對邯鄲的進攻,三年之后,邯鄲是可以拿下來的?!?,白起認真的說道。
蒙武點了點頭,又問道:“可是還有長城作為邯鄲的仰仗,該怎么辦呢?”
“這次的戰(zhàn)事,因為爭奪上黨耗費了太多的物資,使得將士們非常的疲憊,故而我沒有強攻長城,秦國上下一心,養(yǎng)精蓄銳,三年之后,有最精銳的士卒,有充足的糧食,有精良的武器,趙國人口損失非常的嚴重,三年之后,趙國能調(diào)動十五萬精銳奔赴戰(zhàn)場都是很困難的,可秦國依舊可以召集超過三十萬的將士,面對這樣的差距,趙括是擋不住的?!?br/>
白起非常平靜的說道。蒙武點了點頭,這次的戰(zhàn)役,白起因為要派兵留守上黨,分兵野王,又有魏國援軍的緣故,以少對多,被趙括分而擊破,就是這樣,趙括也沒有能給與白起沉痛的打擊,雙方的傷亡比是持平的,若是白起擁有絕對的兵力優(yōu)勢,趙括想要擊敗他,無異于癡人說夢。
在此刻,范雎也是在王宮里與秦王談論著接下來的國策。
“秦國占據(jù)上黨,使得趙國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邯鄲直接暴露在了秦國的戈矛可以刺中的地方。我聽聞,撕殺的時候?qū)⒁Ρ┞督o對方,這是最危險的行為,是對敵人最有利的行為?,F(xiàn)在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去針對趙國,是經(jīng)營上黨,將秦國的民眾遷徙到上黨,安排賢明的郡守縣令,將學室子弟分發(fā)到上黨...將上黨的耕地分發(fā)給有功的將士。”
這是秦國的一貫作風,也不需要范雎多說,秦王時不時點著頭,范雎又說道:“拿下了上黨,就只需要三年,就能同時對趙魏動手....趙國的趙勝擔任魏國國相,他心懷趙國,如果秦國討伐趙國,魏國是一定會出兵的,領(lǐng)兵的人很有可能就會是趙勝,不過,魏王也未必就能容得下他,魏國人,大多都是如此?!?br/>
范雎有些嘲諷的說道,秦王看了他一眼,沒有搭話。范雎又說道:“我們主要的敵人,還是趙國與楚國,楚國的春申君,看起來親近秦國,懦弱膽怯,可是他一直都在想辦法奪回被秦國攻占的土地...趙國又有魏無忌,馬服君這樣的賢才?!?,聽到馬服君,秦王就有些酸,他瞇著雙眼,說道:“那就三年?!?br/>
“三年之后,寡人要親自趕往馬服,為馬服君駕車。”
“若是他不愿意上車呢?”
“哈哈哈,寡人的手里握著幾百萬趙人的性命,以馬服君的性格,他怎么會不愿意呢?”,秦王自信的笑了起來,隨后他又認真的與范雎安排起了國內(nèi)的政事,確定了之后的基本策略,而這些大小的事情,秦王都是交給了范雎來處置,范雎也是與秦王一樣的自信,接過了使命。
“不過,您還是要盡快化解諸國的同盟啊?!?,秦王緩緩說道。
“魏國與趙國將兵刃對準了我們,如果齊國的兵刃能對準他們的后背...”
范雎笑了笑。
.......
公元前1045年,周天子封太公姜尚于齊地,建立齊國,都治營丘。在齊獻公時期,為了防備紀國入侵,他加固擴建了營丘城,而擴建后的營丘城東城墻瀕臨淄水,沿河而建,所以營丘城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臨淄。這里是如今齊國的都城,齊國是曾經(jīng)的霸主,即使如今,諸侯們也不敢輕視。
繁華的臨淄城,代表了昔日齊國的榮光,這座沿河而建的城池非常的擁擠,有學者,游俠,商賈。齊國向來是有著魚鹽之利的富裕國家,不缺乏商賈,齊國也不像秦國那樣對商賈非常的苛刻,從而使得齊國商業(yè)發(fā)達。而游俠,更是齊國的特色,齊國處處都能看到這些佩戴著利刃,無所事事的年輕人。
這些年輕人可能是最早的一批雇傭軍,齊國在征戰(zhàn)的時候,會雇傭他們來進行作戰(zhàn),按著他們的軍功給與賞錢,戰(zhàn)爭結(jié)束,即刻遣散,荀子對這種軍隊非常的鄙夷,認為他們可能是當下最差勁的軍隊。
至于學者,那就是齊國更大的一個特色了。在很久之前,曾有一位齊威王,他沉溺酒色,不理朝政,可是很快,在鄒忌的勸諫下,振作起來,開始變法圖強,他從多方面改變了齊國,也讓諸國再次敬畏齊國,而他最大的貢獻,可能就是效仿魏文侯尊禮子夏建立西河之學,故而建立了稷下學宮。
稷下學宮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學府。中國思想史上的百家爭鳴,就是以齊國稷下學宮為中心的,他的官學是黃老之學,卻并不排斥其他的學問,這使得稷下學宮成為了天下思想交流,學者辯論,使得學說逐步完善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學術(shù)爭鳴從此而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