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
身著儒袍的董仲舒從殿外緩緩走進來。
其長袍衣帶在走路生起的風中飄蕩,腰間佩戴的玉佩有規(guī)律的左右搖晃。
他一舉一動,皆顯儒家宗師浩然之風范。
董仲舒走到大殿中央,稽首而拜,道:“卑臣儒家博士董仲舒,拜見陛下!恭祝陛下圣安!”
看著來人,劉徹憤怒的目光漸趨溫柔和善。
心情逐漸的平復下來。
五年了,沒想到,五年之后,他和這一位肱股之臣會以這種形式相見。
原本以為,起碼也要在自己派兵出擊匈奴,大獲全勝之時,他寫一篇歌頌自己的奏章。
如今看來,僅僅是自己的一廂情愿罷了。
劉徹在心中重重一嘆:唉!
不知不覺,劉徹又想起來當初自己進行策問殿式的時候,董仲舒發(fā)表的狂妄言論:吾從不引據任何經典!吾就是經典!不是皇上選不選吾,而是吾要不要服侍皇上。
狂生哉!
然,其雖然狂傲,但,能力大家有目共睹。
能夠在太皇太后活著的時候,其能把儒家漸漸的經營起來,發(fā)展壯大。
治國能力,毋庸置疑!
劉徹虛空抬手,道:“愛卿,起來吧!”
“謝陛下!”
董仲舒站起來,雙手放在衣袖之中,低著頭,等待劉徹問話。
劉徹微微一笑,道:“董仲舒,好久沒有見汝了。沒想到,一個小小御史的審問朝會,竟然把汝也驚動了,讓朕實屬震驚。朕原本以為,汝會在府邸之中,修訂書籍終老一生呢?!?br/> 董仲舒作揖而拜,道:“陛下,數(shù)哉不見,卑臣日思夜寐,對陛下想念至極?!?br/> “汝這一次前來,是為了什么?”
“卑臣不敢相瞞,此次之所以前來,只為幫白御史求情?!?br/> 劉徹哈哈大笑,道:“汝代表的是儒家?還是汝自己?”
董仲舒不卑不亢,神色沒有變化,道:“啟奏陛下:卑臣前些日子曾經派人快馬加鞭前去齊魯之地聯(lián)系胡師。就在兩天前,收到了胡師來信。其稱:愿意支持白御史?!?br/> 劉徹很是詫異,道:“胡毋生也支持?看來汝二人代表的是儒家了!”
儒家內部最大的公羊學派中的兩位宗師意見一致,看來儒家是打算死保白墨了。
要不然,不至于宗師之間通氣。
微微一笑,劉徹打趣一聲,“二位儒家宗師就不怕朕廢除儒家,重新恢復諸子百家嗎?”
董仲舒搖了搖頭,絲毫不慌,“陛下,昔日卑臣敢戰(zhàn)諸子百家,今日亦敢!來此之前,吾已經令弟子褚大前去諸子百家送信了?!?br/> 雖然劉徹罷黜百家,但是,朝堂之上兩千石有很多非儒人士。
他冷冷的掃視了一眼大殿上的官員,氣勢全開,仿佛又回到了當初的巔峰時刻。
“轟!”
“道、法、墨、名、雜、農、縱橫、兵、醫(yī)等諸子百家,不服者盡管來!吾全接下!”
“盡管來!吾全接下!”
“全接下!”
凌厲的語鋒在大殿中回蕩,所有的官員,皆面色驚變,甚至有的人臉色蒼白,捂住心臟。
突然,大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這熟悉的氣息!
這熟悉的配方!
那個男人……又回來了!
劉徹瞇著眼睛,一咧嘴,打破了寧靜的氛圍,“既然如此,那么卿便先來說說,開倉廩究竟有何好處吧!”
劉徹面無表情,讓人看不出他的想法。
“卿來之前,針對此事,這殿中竟無一人開口。博士是否感到荒謬?正好,朕也想聽聽董博士的高見!隱居這么久,希望卿的見識別消磨殆盡嘍。”
董仲舒再拜,以頭碰地,稽首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