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年6月。
太陽回歸加速,光照增強。
氣溫終于開始緩慢回升了,從最可怕的零下七八十度,略微回升到零下五六十度。
雖然依然是致命的冷,但至少有一部分的人,在做好了足夠的保暖措施后,還是敢出門到外面活動、工作了。
情況正在好轉(zhuǎn)。
凜冬即將過去。
張南農(nóng)場,溫室大棚內(nèi)的玉米,經(jīng)過兩個月的生長,已經(jīng)有近兩米高,進入到了花粒期。
大棚旁邊的‘巴里之家’,住在里面的哥龍獸巴里,體重已有2400斤,體型堪比一頭壯牛,從頭到尾體長達3.5米。
但這依然不會是巴里的終極形態(tài)。
一頭完全成年的哥龍獸,它的體重能達到12~15噸,體長10~14米,臀寬可達4~5米,平均脊高約3.5米……跟藍星曾存在過的霸王龍,多項數(shù)據(jù)十分相似。
也就是說,哥龍獸巴里的成長潛力,才發(fā)揮出了十分之一。
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至于這兩個月張南從巴里身上薅到的7.5個單位的生命能,他繼續(xù)用于強化右掌之上,強化能量團周邊的細胞。
從而讓能量團容納光能的上限,達到了1800單位。
另外在光能進賬方面,自己農(nóng)場溫室大棚內(nèi)的五畝玉米,大約能帶來38單位/小時的光能進賬,加上112,總的進賬效率,達到了150單位/小時左右。
兩項數(shù)據(jù)都增加后。
普通的量變,終于引發(fā)了質(zhì)變,帶來了驚喜的收獲。
特別是在核聚變燒水器的燒水實驗中,張南先以3單位/秒的激光消耗,將空管多孔球加熱300秒,消耗900單位光能。
然后以0.5單位/秒的消耗速度,保持半個小時。
這個半個多小時中,又有近百單位的光能進賬。
最終總的加熱時長,可以接近40分鐘,比第一次試驗的10分鐘不到,時長增加了三倍。
能燒開的水量,也從二十多噸,增加到了一千多噸,翻了五十倍。
沒錯,確實能燒開上千噸的水,張南帶人挖了一個上千立方米的大坑,連通多圈散熱鐵管,再往內(nèi)堆滿了雪,堆成一座小山,最后全部融化、接近開鍋,保守估計有上千噸水。
核聚變燒水器,可以派上大用了,不再是只能用于燒燒洗澡水了。
要知道燒開1噸水大概需要150公斤的煤炭。
這燒開上千噸水的熱量,至少相當于150噸煤了。
只要去善于利用這些熱量的話,每天去隔壁鋼鐵鎮(zhèn)拉煤的麻煩可以省了,無需欠下太大的人情。
于是相關(guān)的改造工作馬上就開始了。
張南的辦法堪稱腦洞大開,那就是弄一個碩大的密封水箱,里面裝入上千噸的水,再利用大鍋爐中延伸出的散熱鐵管,穿過密封水箱,構(gòu)成回路,給密封水箱中的水加熱。
至于整個的密封水箱,則全部埋在溫室大棚1米多深的地下,如此密封水箱釋放熱量的過程,就是給溫室大棚供熱的過程,從農(nóng)作物的根系開始,一路向上,暖到所有的莖稈葉片。
只是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單就散熱管道,就消耗了幾十噸的鋼管,密封水箱消耗的鋼材更多,足有三百多噸,全是從隔壁鋼鐵鎮(zhèn)拉過來,當面總是說鋼材隨便拉的吳哥,見張南果真一車車把鋼材拉走的樣子,眼皮還是忍不住跳了兩下。
7月20日,玉米豐收收割。
21日至27日,溫室大棚內(nèi)部進行大改造,挖了大量的坑,埋入了大量鋼管,與一段段的密封水箱,再焊接到一起。
28日,進行燒水試驗,效果非常良好,溫室大棚內(nèi)部,一度能達到31度,乃至不得不開一點縫隙散熱。
保溫持續(xù)時間在十五小時左右。
而張南每天進賬的光能,大約可將密封水箱里的水,燒開1.5次,即兩天燒開三次,略微不足的部分,可以繼續(xù)燒煤炭加熱,順便也給植物補充點二氧化碳。
另外天氣也在逐漸轉(zhuǎn)暖,對煤炭的依賴,也會逐漸降低,乃至消失。
29日,又一茬的玉米種子播種下去了,這些種子是張南從上一茬成熟玉米中,精心挑選出的生長表現(xiàn)最好的種子,全部是“精英后代”,它們的表現(xiàn)讓張南十分期待。
……
進入到8月份,
平均氣溫回升到零下30度以上,各方面的好消息是越來越多了。
比如有重載火車開進了d9開拓區(qū),貨物對外流通的能力宣告恢復(fù)。
得知這個消息。
張南當即打電話給交易所,申請可以蓋100畝溫室大棚的相關(guān)材料,另外再申請增加50戶的歸化土著人口,張南表示他已經(jīng)報名加入了《農(nóng)業(yè)振興計劃》,溫室大棚跟歸化人口,都是為了服務(wù)于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