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走越熟悉了,不錯,京元認得這條馬路,他確是一路往東走的呢,不可能走錯路。
雨幕中,漸漸能分出居民樓的高矮,十里陽光的最高層只有十二層,在市中心這樣地比金貴的地皮,只修十二層樓,那是相當顯眼,比周圍那些恨不得擠在一起壘上三四十層的擁擠大樓,要清爽很多,一看就知道是給有錢人造的。
雖然還沒看到小區(qū)門牌,可是他已經(jīng)從模糊的樓層高矮之中分辨出形狀。
雨還是很大,周圍罩著一層似云似霧的灰氣,暗淡,可京元不需要走一步停一步,像是探地雷一樣走了。
哪怕鞋子里浸滿水,但他的雙腳終于踩在平坦工整的柏油路上。
把旅行包的肩帶往上薅了薅,繼續(xù)前進,不知不覺他的步子變慢了很多。
雖說精神上感覺不到身體的負荷,但果然,身體還是會累的啊。
就像高達的駕駛員,坐在操縱室里的駕駛員,當然可以隨意對高達下達進攻的命令,反正就算高達的機械臂被砍斷,駕駛員也不會痛,駕駛員可以一點不愛護自己的高達,但是當機體損傷到一定程度,怎么也無法修好的時候,就得宣告報廢了。
高達駕駛員可以換一架新高達,但是京元不可能換一具新身體。
他想他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最好能曬會太陽,雖然腦袋上沒長出慢羊羊村長一樣的小樹苗,但似乎陽光對他的恢復有獨特的功效,他也不知道那是光合作用還是什么。
也許是能量吧,畢竟陽光中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可以說整個地球的能量都來自于太陽,人類從食物中攝取的養(yǎng)分,汽車驅(qū)動燃燒所需的石油...這些都不過是太陽溢發(fā)能量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地面上的生物之所以能活動,之所以能生長,都是因為有那顆近乎永恒燃燒著的恒星在向外釋放能量。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的能量儲存在化學鍵之中,食草動物再從植物那里獲取已經(jīng)被存儲的太陽能量,接著又是食肉動物,最后是分解動植物殘骸的分解者。
這一切都是對太陽光的反復利用,這個世界可以沒有動物這些消費者,但決不能沒有作為生產(chǎn)者的植物,如果一瞬之間,所有的植物消失,用不了多久,這顆星球就會變成死寂的一片。
京元想他或許能直接從太陽光當中獲取能量,不需要生產(chǎn)者為他將能量轉(zhuǎn)化為實際存在的,類似淀粉一樣的物質(zhì)。
陽光的照射能幫助他的身體恢復傷勢,這是已經(jīng)驗證過的事情。
按照正常的邏輯,陽光的能量要先由植物轉(zhuǎn)化成有機物的當中的化學鍵,然后他吃下有機物,或者由豬這一類的動物吃下有機物將能量儲存在脂肪和豬肉當中,再由他來消化,最后才是他的身體通過這些能量和物質(zhì)進行傷口的修補,使他恢復到一個較好的狀態(tài)。
但他現(xiàn)在的這具身體,并不按照這個邏輯進行。
他直接照射陽光,傷口就能得到修補,這個過程肯定要消耗體內(nèi)的一些物質(zhì),所以他那天曬了一上午的日光浴后,會覺得很餓。
也就是說他跳過了植物轉(zhuǎn)化能量的那個過程,他似乎...可以直接從陽光中汲取他所需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