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鷹最近幾天沒有什么大事,青牛鎮(zhèn)以外的很平靜,時間就這樣不緊不慢的一天天過去,轉(zhuǎn)眼之間就到了年關(guān)。
這還是來到這個世上的第一個春節(jié),褚鷹心中非常珍惜。
袁三和袁可兒早早地就來邀請褚鷹在除夕夜的這天和他們一起吃一頓團圓飯,作為自己最熟悉的人,褚鷹自然是答應(yīng)了這個邀請。
這幾個月,他還幫袁三他們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用自己行醫(yī)賺來的診金幫他們在居安坊買下了一座小院子。
其實這是袁三一直想要做的事情,他從幽州流浪到青州,將袁可兒從小帶到大,一直覺得虧欠自己女兒很多,因此一直在努力的攢錢,經(jīng)過四五年的努力,勉強攢下三十兩銀子,本來準(zhǔn)備在棚戶區(qū)那里買一塊地,自己蓋一個就好。
但是褚鷹知道了這個消息后,很大氣的支援了他們二十兩,湊成了五十兩,反正都要買,還不如買一個好的。
別看褚鷹來到這里好像無根浮萍,其實他有錢的很,每個月光診金就能拿到三四兩銀子,因為居安坊這邊的大夫本就不多,而且醫(yī)術(shù)和褚鷹比也差了許多,外加上褚英有慕青這個木靈開掛,沒事干在翠屏山上采集各種珍貴的草藥發(fā)買,荷包鼓得很。
算算來到這個世界已經(jīng)五個多月,褚英靠這些足足積攢了六七十兩銀子,外加之前買完房子剩下的二十多兩,現(xiàn)在他可是個富戶,小小二十兩對于他不在話下。
袁三沒有告訴袁可兒,這是他作為一個父親的尊嚴(yán),但是他鄭重的和褚鷹簽下了借條,甚至再三要求下還將以前褚鷹接濟他們的一些錢也算在其中,看到面前這個父親的骨氣,褚鷹也由衷的感慨,想起了已經(jīng)快要消失在自己記憶之中的那個高大堅實的背影。
小院就在年前選了個好日子定了下來,這個世界喬遷新居自然是非常的快,褚鷹買了許多東西恭喜自己的新鄰居。
袁可兒對于自己的新家無比的滿意,他也知道父親攢下的那些錢不足以支撐他們買下這樣一個大院子,也明白是神接濟了他們,姣好的臉上也有一絲紅潤,但是沒有說什么,接過了褚鷹帶來的東西,后果就是每隔幾天,褚鷹屋子里的衣物就會被洗的干干凈凈送回來。
他也知道這是這個女孩能做到的最大的努力,也就欣而接受了。
春節(jié)很快就到來了,青牛鎮(zhèn)的春節(jié)格外的熱鬧,比起褚鷹原本的世界年味要濃厚的多,居安坊的百姓大多家底比較殷實,因此置辦年貨之類的都比較豐富。
褚鷹這幾天出診,路上遇到的坊民臉上由衷的帶著微笑,手里提著各種糕點、魚干之類的年貨,欣喜的和褚鷹打著招呼,一個個都邀請這個和善的青年到家中做客,被這些百姓的友善打動,褚鷹覺得自己更加喜歡青牛鎮(zhèn)這個地方了。
除夕夜當(dāng)天,褚鷹早早地就來到了袁三的家中,還帶著小狗如意,如意似乎也被這種歡快的氛圍感染了,變得十分歡脫,到處聞聞嗅一嗅,不時地撒個歡,慕青被褚鷹派出去和李曼春他們一起在四周巡邏,避免春節(jié)這種重要的關(guān)口出個什么亂子,也是防范火災(zāi)一類的產(chǎn)生。
褚鷹答應(yīng)他們,也會給他們一些驚喜,孩子心性的慕青歡天喜地的就走了。
至于袁三新家這里,袁可兒早就將家里收拾的干干凈凈,很多東西也都準(zhǔn)備好了,窗紙什么的也都換上了新的,還貼上了袁可兒自己剪得窗花,一股濃濃的節(jié)日氛圍撲面而來。
中午吃的是餃子,褚鷹前世一個人生活了十多年,做飯這檔子事情最為擅長,硬生生從袁可兒手中搶下了調(diào)餡的活,在袁可兒難以置信的表情里,調(diào)出一盆香噴噴的豬肉餡,更是以一手利索的搟皮兒技術(shù),徹底折服了這父女二人。
他們父女兩怎么都想不到,褚鷹這種一手好醫(yī)術(shù),文質(zhì)彬彬的年輕小伙,做起飯來這么利索,吃完餃子之后,更是徹底杜絕了君子遠庖廚的想法,直呼好吃。
中午飯做上了興致,晚上,褚鷹又從自己屋里拿了許多食材,和袁可兒一起炮制了一頓大餐,做了幾個原本自己世界非常流行的小菜,什么宮保雞丁、小炒肉之類的,更是豐富了這父女二人的見識,袁三眼中滿滿的都是欣賞,而袁可兒再看褚鷹時候,臉上的紅潤就更加明顯了。
褚鷹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是裝傻充愣,假裝不知道,一味地將話題調(diào)開,不過他也算能言善辯,在歡聲笑語之中,吃完了這頓年夜飯。
半夜,居安坊中的百姓紛紛都燃起了篝火,每家每戶門口的空地上,都堆起了高高的旺火,孩子們圍繞著火堆歡快的跳躍舞動著,拿著手中的焰火不斷地攀比嬉笑著,一道道的焰火在青牛鎮(zhèn)上騰空而起,炸起了一個個美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