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了高沖的提議之后,李淵忽的眉頭一挑,有些好奇,看向高沖問道:“攸之年歲尚小,應(yīng)當(dāng)沒有與李密接觸過,你為何能夠直擊其弱點(diǎn)?”
高沖愕然,這時(shí)李世民笑道:“父親有所不知,攸之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呢”。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李淵呢喃一遍,當(dāng)即哈哈笑道,“倒是忘了攸之也是個(gè)文武全才了”。
高沖忙是表示不敢當(dāng),正當(dāng)他以為松了一口氣,李淵便又是說道:“既如此,那這封吹捧書信便由攸之代勞執(zhí)筆吧”。
高沖愕然,忙擺手說道:“滿堂諸公,不乏飽學(xué)智者,攸之豈敢班門弄斧”。
“太過謙遜了,少了年輕人的鋒芒”,李淵搖頭笑道,說著看向高君雅,“君雅教子有方啊”。
高沖見狀只得應(yīng)下,“還請?zhí)乒n下紙筆”。
李淵一怔,“當(dāng)場寫?”
高沖也是一愣,“區(qū)區(qū)一封書信,當(dāng)場寫有何不可”。
眾人見狀失笑,裴寂也是捻須笑道:“小子不知輕重啊”,高君雅回頭瞪了一眼,“你確定不需要回家醞釀醞釀?”
高沖搖搖頭,李淵見狀便是揮手讓仆從取來紙筆,只見得高沖不需思索,提筆便寫,眾將見狀愕然。
僅僅一炷香的時(shí)間,高沖便將手中毛筆一扔,“唐公請看”。
李淵快步上前,拿過來一看,便是面色怪異,眉頭擰做一團(tuán),眾人見狀也是好奇。
高君雅有些慌了,抓住高沖肩膀,“你瞎寫了什么?”
高沖很是無辜,“孩兒沒有瞎寫”。
“寫的怎么樣?”裴寂也是好奇心起來了,湊上去,“讓我看看”。
李淵將紙張遞給裴寂,看向高沖哭笑不得,苦笑道:“攸之啊,你這……你這也太無恥了吧”。
“無恥?”眾人疑惑不解。
裴寂看著看著也是老臉通紅,指著高沖嘖嘖有聲,“老夫本以為我就自己厚顏無恥了,沒想到你這小子小小年輕,更甚于我呀”。
長孫順德等人成功的被勾起了好奇心,紛紛上前去看,也都是嘖嘖有聲,這讓高沖也是不由得赧然,高君雅看罷,直捂臉,“逆子啊”。
李世民看罷卻是哈哈大笑,“攸之,伱可真是絕了,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原來高沖在書信中對(duì)李密那是極盡吹捧,各種抬高吹噓之詞層出不窮,馬屁拍的震天響,直看得裴寂這樣的老貨都面皮發(fā)燙。
“唐公,這……”,長孫順德拍了拍自己的老臉,抖了抖書信,“就這樣給李密?”
“不,不行,改!”李淵忙是斬釘截鐵的說道,從來沒有這般果斷過,“一定要改,交給彥弘(溫大雅)改,將那些……那些難以啟齒的言辭刪改一些,我李淵丟不起那人”。
“對(duì)閣下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大河泛濫,一發(fā)而不可收拾,聽閣下一言,勝讀十年寒窗,看古今風(fēng)流人物,還數(shù)閣下,此生能夠遇見閣下這般人物,實(shí)乃我畢生之榮幸……”。
李世民還在那里搖頭晃腦的讀者,對(duì)著高沖豎起大拇指贊嘆不已,“人才,攸之你真是人才啊,這般做作吝人的話語,你是怎么寫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