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聲終于在一杯紅茶的壓服下停住。
老托爾斯泰伯爵很貴族范兒地感謝了劉鈺,又沖著對面的齊國公說了兩句。
翻譯貼在了齊國公耳邊,將嘀咕的這幾句轉述了一下。
“這里的冬天真的冷,沿途偶感風寒,竟是咳嗽不停。感謝你們的茶,茶是很好的飲品,很適合驅趕色楞金斯克的嚴寒?!?br/> 這話說的還是挺優(yōu)雅的,齊國公心頭暗笑,心想這老頭兒好手段,只是說這些話可未免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
你那咳嗽,明顯是劉守常的條件觸到了你的痛處。
不過這老頭兒是個對手,能在咳嗽的同時就想好了應對的手段,以免被看出失態(tài)。
只是你終究老了,無力回天。
齊國公看破不說破,想著既是如此,那看來這談判的主動權可就抓在我們手里了。
需得再加一把火才是。
于是一直沒怎么說過話的齊國公也主動問候了一句。
“伯爵既感風寒,不若歇停幾日再談。來人啊,送一些茶給羅剎使團。若有川貝枇杷膏之類的藥物,也一并拿一些。”
翻譯之后,老托爾斯泰伯爵表示了感謝,又搖頭認為不礙事,可以繼續(xù)談下去。
齊國公點點頭,回敬了感謝,繼續(xù)悠閑地喝茶。
短短一瞬間的交鋒,他已經(jīng)試探出了羅剎的態(tài)度:羅剎人現(xiàn)在很急,急著談;劉鈺漫天要價的條件,戳到了羅剎人的軟肋。
悄悄瞟了一眼劉鈺,有著桌子的掩護,看著劉鈺的手在下面擺了一個“不急”的手勢。
齊國公心里了然,打了個哈欠,繼續(xù)慵懶,瞇著眼喝茶。
桌上的條件在那擺著,老托爾斯泰伯爵的手有些顫抖,悄悄藏到了桌子下面。
蒼老的手上布滿了青紫色的血管,仿佛里面流動的是西伯利亞春日凍土融出的泥漿,吞噬著最后一丁點熱活的希望。
看著劉鈺遞交的漫天要價的條件,滿是絕望。
讓他恐慌的,不是那一條從勒拿河一直劃到貝加爾湖的豎線;也不是那條從色楞格河河口向西劃出的緯度線。
這都是漫天要價的東西,初稿都是為了推翻的,無所謂。
初稿把線畫到了勒拿河,也就意味著大順的底線至少在勒拿河千里之外。
真正讓他恐慌不安的,是三條夾在里面不起眼的條件。
其一:俄羅斯國不得干涉波蘭內(nèi)政,不得支持波蘭王世襲。在波蘭王死后,應支持波蘭選王制。如若不然,大順將出兵支波蘭王位不應受俄羅斯國控制。
其二:俄羅斯應放棄頓河河口、克里米亞的宣稱。如果再因此而發(fā)生與奧斯曼帝國、克里米亞韃靼的戰(zhàn)爭,大順將出兵支持。
其三:西遷到伏爾加河的瓦剌蒙古各部,應有回雪山朝圣的權利,俄羅斯國不得阻撓。伏爾加河的瓦剌蒙古各部,不應臣服俄羅斯,俄羅斯亦應允許其派使者回到蒙古高原,參與新的蒙古法典的制定。蒙古瓦剌部從此之后不再向俄羅斯提供兵員和貢賦。
初稿都是廢話,都是可以拋棄的條件,也都是換取切實利益的籌碼。
也正因如此,這三條才可怕。
老托爾斯泰伯爵從這三條中看出,這個古老的東方帝國,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樣封閉。也不是他想象的那樣對外一無所知。
他們已經(jīng)學會了如何利用國際局勢,縱橫捭闔,合縱連橫。
或者,只是將其祖先兩千年前的記憶從骨血中喚醒。
而這,對四面樹敵的俄羅斯來說,將是地緣政治的災難。
大順當然不能打到莫斯科。
大順當然也不在乎波蘭和克里米亞。
甚至伯爵懷疑大順是否有會說突厥語和波蘭語的。
但大順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對于西方的事,我們并非一無所知。
俄國總不能面臨三線作戰(zhàn),如果這一次拿不回來我們想要的東西,那么波蘭王位和克里米亞開戰(zhàn)的時候,我們就會拿回來。
大順是否真的和法國、奧斯曼結盟,那不重要。
作為彼得時代的外交家和秘密警察頭目,老托爾斯泰清楚,地緣政治決定了這三國可以成為沒有任何盟約的天然盟友,共同的敵人。
這種態(tài)度,被大順作為談判的籌碼,擺在了俄羅斯的面前,讓俄羅斯必須做出選擇。
黑龍江畔的事,已經(jīng)證明至少在貝加爾湖方向,如果大順愿意,是可以組織起一場萬人規(guī)模的野戰(zhàn)部隊的。
萬人規(guī)模的野戰(zhàn)部隊,在莫斯科、在烏克蘭、在波羅的海乃至在黑海,都不值一提。
但在投送兵力幾乎極限的西伯利亞,那將是俄國的一場災難。
俄國現(xiàn)在沒有財力在東方組織一支五千人的正規(guī)野戰(zhàn)部隊。
哥薩克沒有正規(guī)軍團和炮兵的支持,根本沒能力和一個正常國家的軍隊打一場野戰(zhàn)。哥薩克是拓邊和蠶食的好手,也是天然的驃騎兵,但因為紀律問題,卻不是合格的野戰(zhàn)軍。
大順已經(jīng)證明,那些五百人駐守就能壓制萬余人部落的棱堡,在大順的野戰(zhàn)部隊面前并不牢靠。
荷蘭式的正規(guī)棱堡是有效的,然而俄羅斯在邊境修不起。
彼得的改革把俄國的平均身高生生在幾十年內(nèi)拉低了四厘米,先軍體制下,連留胡子、洗熱水澡,都要收稅。高配的棱堡,需要的白銀足夠俄國再建一艘主力艦。把一艘艘能獲取波羅的海、黑海制海權的主力艦,扔到西伯利亞邊境去當堡壘?
高配棱堡修不起,低配的,擋得住游牧民,擋不住有大炮和會土木作業(yè)的大順。
大順的步兵戰(zhàn)術并不高,整體上還是冷熱混編的三十年戰(zhàn)爭水平。但炮兵,并不差。數(shù)量很多,而且有足夠的錢和人力可以運送到蒙古高原。
那些參與勘界的官員,至少懂得三角函數(shù)和經(jīng)緯度。懂得三角函數(shù)的炮兵,不會落后太多。
從前線的消息反饋來看,大順的重步兵也不差,雖然在這個去甲而追求隊列機動性的時代,這是落后的、錯誤的、反時代而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