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zhèn)東打行坐落在陽城縣城西一帶,是為陽城縣的唯一打行,是徐氏三代傳承的老字號,現(xiàn)任掌柜徐彪,慣使一口祖?zhèn)鲗毜?,人送綽號“徐一刀”,徐掌柜為人豪爽,做人正派,買賣也講誠信,這么多年以來,為陽城客戶提供貨物運輸過程中的保衛(wèi),從未失過一單,陽城縣雖然貧窮,但總有運貨的需要,因此,鎮(zhèn)東打行的買賣一直都挺興旺。
錢掌柜兄弟二人到達(dá)鎮(zhèn)東打行門口時,卯時剛過一半,但見鎮(zhèn)東打行的標(biāo)牌懸于門首,上刻“鎮(zhèn)東打行”四字,字旁還刻有一個拳頭,路人一看便知,因為這是打行的統(tǒng)一標(biāo)志。
兄弟二人看打行的大門已開,便邁腿而入,此時,門內(nèi)一個伙計,比鐘三略大的年紀(jì),也是精干打扮,看見二人,急忙上前招呼:“敢問是錢掌柜和鐘三爺吧?”錢掌柜二人急忙揖手道是,那伙計滿臉堆笑道:“小人已在此恭候多時了,我家掌柜吩咐,他正忙著去省城的事,請二位先隨我來,”說罷便在前領(lǐng)路,二人于是跟隨進(jìn)去,他們轉(zhuǎn)過一道照壁,方見打行院內(nèi)進(jìn)深很大,分為好幾層進(jìn),這是從門外完全看不出的,伙計把二人引至東首一間小屋內(nèi),屋內(nèi)有方桌一個,條凳四張,伙計請二人坐下,便上了茶,隨后告辭,說是去拿路上所用之物。
二人等了片刻,那伙計再次進(jìn)門,將兩身衣服抱了進(jìn)來,錢掌柜二人一看,正是打行伙計的行頭,伙計又告辭道:“請二位先更衣,小人再去看看馬匹是否備好,”那伙計剛要出門,錢掌柜便攔住問道:“請問小哥,我等何時出發(fā)?”那伙計道:“辰時一到,準(zhǔn)時出發(fā),到時我再來請二位,”錢掌柜笑道:“有勞了,”“沒事,待會我也要和二位一起呢,”“哦?小哥也同去?請問怎么稱呼啊?”“小人也姓徐,在這一輩中排行老五,大伙都叫我小五子,”錢掌柜和鐘三聽了都揖了揖手道:“有勞小五兄弟!”
辰時快到,徐小五便來找二人,但見錢掌柜和鐘三已換好行頭,徐小五看了看說道:“二位這一穿扮,還都挺像,”錢掌柜和鐘三聽了這話也笑了。
二人跟隨徐小五穿過前廳后宅,來到一座后院內(nèi),但見此處是一片開闊地,已有車馬備好等候,此時,以徐掌柜為首的五位打行師傅均已騎在馬上,只見徐掌柜收拾得與昨日一樣利落,但是背上多了一個包袱,看那包袱形狀,裝的應(yīng)該就是徐家祖?zhèn)鲗毜?,錢掌柜知道這口寶刀的來歷,此乃是打行鎮(zhèn)山之寶,另四個師傅也是差不多同樣打扮,各自也都背了個包袱,看形狀裝的都是短刀,還有一個伙計則坐在一輛二輪馬車上,馬車上裝著斗篷,封閉得嚴(yán)嚴(yán)實實,完全看不出里面裝的是何物。
徐掌柜一見錢掌柜二人,在馬上拱了拱手道:“二位來啦,上馬吧!”錢掌柜騎過馬,鐘三卻從未騎過馬,不過好在這次徐掌柜讓給二人準(zhǔn)備的,并不是他們打行師傅所騎的那種高頭大馬,而是兩匹不是很高的矮腳馬,徐小五幫著二人上馬,自己也上了馬,徐掌柜帶著二位師傅在隊伍最前面帶路,讓錢掌柜二人在中間,徐小五照看著二人,后面跟著馬車,在馬車后則是另外兩個師傅壓陣,一行九人悄沒聲息,出后門上了道,開始向省城進(jìn)發(fā)。
此時還是清晨,街面上行人不多,有些店鋪也還未開張,所以十分肅靜,徐掌柜帶領(lǐng)眾人,并無交談,不仔細(xì)留意的話,真沒人知道有趟貨這時就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