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往西數(shù)十里地,有一座天下聞名遐邇的潭柘山,山腳下有一座嘉福寺,因寺后有龍?zhí)?,山上有柘樹,百姓均稱它為潭柘寺。
潭柘寺香火鼎盛,善男信女虔誠禮佛,鐘鼓聲悅耳,一派祥和安寧。
三圣殿之外,兩株娑羅樹與兩株銀杏樹之間,滿架荼蘼花兒開得正是繁盛,和風(fēng)吹送微香盈懷,更有那白色花瓣似雪落襟。
這里,正是魏蘼出生之地,亦是她名字所出之處。
梁王站在荼蘼花前,白衫飄飛與蘼雪共一色。
“不知梁王殿下駕到,老納未及迎候,罪過罪過?!?br/> 老方丈還是老方丈,更老一些。
梁王恭敬回禮:“老方丈虔心事佛禮佛,未有怠者,本王乃凡夫俗子,又何來遲迎之罪?倒是本王怠慢,失禮了?!?br/> “善哉善哉,殿下誠意,老納心知,佛主也知。”老方丈遂迎了梁王至堂中飲茶。
魏蘼則站在荼蘼花前逡巡不去。
“小長(zhǎng)樂,自打出了宮你便悶聲不響,思何想何?”
魏蘼眉間象梁王慣常那般蹙起,說道:“王爺未有問,長(zhǎng)樂未敢言。不思,也不想?!?br/> 老方丈笑道:“殿下這位跟班隨從,倒是有趣得很。”
魏蘼有些著惱斜了老方丈一眼。
梁王出了宮不肯回府,卻要騎著馬趕數(shù)十里山道來這個(gè)潭柘寺為貴妃祈福,魏蘼覺得途中不安,而她亦無能力保護(hù)王爺,極盡所能勸說王爺也不聽。
梁王知她生著悶氣,皺皺眉,說道:“既如此,本王就罰你站在這荼蘼花下好好思想來,待本王喝過了茶,要聽你背荼蘼詩。”
魏蘼十分懊惱,因記掛王爺安危,一心只想著快快回府,可王爺卻是個(gè)我行我素之人,哪里肯聽她的?于是嘟了嘴來答他:“長(zhǎng)樂說什么王爺都不聽,要聽什么荼蘼詩?”
又引得老方丈一陣好笑,忽地想起了什么,說道:“老納看這位長(zhǎng)樂公公,似有些眼熟?!?br/> 因魏蘼出生于此,每年魏夫人都會(huì)領(lǐng)著她來潭柘寺上香,住上一二日,因而老方丈是識(shí)得她的。
只是眼下魏蘼一副公公打扮,老方丈不敢冒認(rèn),只說眼熟。
魏蘼忙說道:“自打入了宮,我還是第一次出這么遠(yuǎn)的門吶,老方丈何來眼熟之說?”
轉(zhuǎn)了來對(duì)梁王說道:“王爺您看,這佛家本是修心之地,卻不想香客云集,人聲鼎沸,一點(diǎn)也不雅致,倒不如道院來得清靜。”
老方丈笑道:“原來小公公生氣是因?yàn)椴幌卜痖T卻愛道院,呵呵呵,不瞞你說,這潭柘山中倒是有一座千年古觀,住著一位老道,他的徒兒偶或也到小寺來往,但那老道卻不喜迎客,恕老納不能引小公公前去領(lǐng)教清靜啦?!?br/> 沒想到這香火鼎盛的寺院之外,還有一個(gè)道院隱藏在深山里,而云煙裊裊之處,不見蹤跡。
魏蘼也不忙著生氣了,瞪大一雙好奇的眸子:“這潭柘山里還隱藏著不納客的道觀?”
“也不難找,柘樹底下便是。據(jù)說與小寺同樣,開滿了荼蘼花,你尋著花香去找即是。”
老方丈又笑對(duì)梁王說道:“說起荼蘼花,卻也有件奇事。昔年也是這個(gè)時(shí)節(jié),一位參將入京赴任暫住小寺,其夫人臨盆,便在這禪房里誕下一女嬰,參將抱來老納跟前求福,老納見荼蘼花瓣正正落在她的眉心,便取名一個(gè)蘼字?!?br/> “這倒是有些新奇,后來呢?”
老方丈不說世事,只說因果:“佛前一柱香,煙火繞三世。蘼花乃佛前接引使者,極榮極盛,小姐果真是聰慧異稟天外方物,卻也便應(yīng)了一個(gè)‘孤’字,此生怕是難有曲和。”
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