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天江祖地
到了天明之時,寧江龍王已然帶著周柏跨過龍豐郡、定州郡,并且直達寧江盡頭。
再往前走就出了定州,到達代州地界,代州段的江也叫寧江,但寧江龍王的職權(quán)在這里遭受極大削弱。
原來寧江是天江的一級支流,放在整個北境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存在,水流量大,職權(quán)極重,關(guān)乎四州數(shù)千萬百姓的生活及安全。
寧江龍王的任何失職,都會對沿江百姓造成極大威脅。
而在歷史上,寧江龍王確實犯過一次錯,有一年未及時降水緩解大旱,導(dǎo)致數(shù)百萬百姓流離失所。
對此天庭自然要降罪,寧江權(quán)柄不再為一個整體,根據(jù)定、代、陵、通四州地理,切割為四份,由四位龍神管轄。
寧江龍王雖仍保留寧江名號,但其實出了定州寧江段,他就沒有神權(quán)。
在很多知情修士以及龍族內(nèi)部,代州寧江又稱代寧江,司掌龍宮的龍神被尊為代寧龍王,東州通州亦是如此。
眼下寧江龍王就直言不諱道:“我和代寧龍王不對付,接下來的天江大會,不說其它,最起碼要給壓過那家伙。”
“龍君放心,必定不辱使命,只是我們接下來還走寧江水路嗎?或者那些小河也能到更前面的州江?!敝馨赜行┮苫蟮貑柕?。
“當(dāng)然不走,離開定州后,走其它水域還沒我飛來得快。”
話音未落,周柏便被寧江龍王帶入空中,他仍然保持儒雅中年的形象,并未顯露真龍之形。
看起來一片薄薄的白云,搭載著兩人毫無壓力,乘云駕霧,風(fēng)起南飛。
本來身為正敕龍神,出行必有風(fēng)雨相隨,只是為了不干擾到凡間秩序,一般情況下都會很低調(diào)。
這不,兩人在高空疾馳南飛,下面的凡人最多以為是兩只大鳥,而不會認為是龍王出行。
包括那些神靈、道官、修士也是如此,默認遵守這種秩序,非道途所需,不顯圣擾民。
凡俗世界是超凡世界的根基,大部分修士都有這種認識,或許這也是天元世界一直處于上升之勢,并未衰落的原因。
前世周柏以舉人入道,且達到二境巔峰,自然有過御器飛行的經(jīng)歷。
對于龍王這種神仙做派,是以倒也沒有太過驚訝,不過要是來一次乘龍南下,周柏可能會興奮不已。
察覺周柏的淡定姿態(tài),寧江龍王有些失望,這凡人解元,還真是天人之資,做什么都是寵辱不驚。
又是整整兩日,代州、陵州、通州三州廣大的土地悠然而過,一個巨大的入江口出現(xiàn)在眼前。
是的天江口岸到了,不過為同其它口岸做區(qū)分,大旭官方名稱叫天寧口岸。
從這里,寧江就將匯入大旭最為重要的母河大江,天江。
兩岸的崇山峻嶺,在天江所過處,俱如大斧劈斷一般,插水接天,直上直下。
天江之長足以橫貫大旭東西,是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線,它的寬度也是任何江河都比不了的,最寬足有萬里,一般的地方也有三千里。
對比來看,寧江最寬的地方,只有百里。
就這已經(jīng)是北境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江,并且讓天庭認為寧江龍王權(quán)柄過重,而不得不分割。
詩人常提萬里天江,說的不是長度,而是寬度。
天江各段姿態(tài)不一,水流平緩處,江波不興,兩岸和風(fēng)拂面,細柳垂金縷。
然更多的江段卻是江水奔流不息,水澤滔滔,一往無前。
周柏遠遠觀之,只覺聲勢浩大,每一波浪潮都驚心動魄,濤聲如雷滾滾而來,就好似宛若一條祖龍在怒喝咆哮。
這江心隨意一朵湍急洶涌的浪花,都能擊碎周柏在寧江坐過的快船,是以除了天江兩岸附近的淺水處,能看到些許小船,其它地方能夠來去自如的都是龍船。
寧江上的百米龍船在這里排不上號,大多數(shù)都會停留在天寧口岸,讓客人換乘千米龍船往返天江兩岸。
江面上,滿載貨物沿天江主道而行的巨型龍船,更是壯麗穩(wěn)重。
這些貨船非大勢力不能擁有,因為上面最少要有一個二境道士坐鎮(zhèn),才能保證安全。
浩莽天江可是沒有敕封水神河伯,也沒有龍王管轄,因為其職權(quán)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