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開了金口,劉二和徐氏即刻被武士拖出。
長孫無忌大喜。
朝中正直之士稱好。
但是世家大族卻吃了癟。
大理寺卿鄭浩沒想到被定死的鐵案,居然被翻盤了。
楊岌本來要死,如今又活了。
他們當(dāng)然不會死心。
李世民宣布楊岌無罪,官復(fù)原職的時候,鄭浩走出來阻攔。
“皇上,楊岌雖然沒有殺人,但是也有過失。”
“若不是他在赴任途中飲酒誤事,軍刀被偷,楊三也不會橫死?!?br/> “不管怎么說,楊岌不適合再擔(dān)任大將軍一職。”
“臣以為,應(yīng)該革職?!?br/> 鄭浩自己一邊說,一邊示意其他官員幫襯。
吏部侍郎崔游幫腔,說道:“皇上,臣以為大理寺卿所言有理,楊岌不適合再擔(dān)任大將軍?!?br/> 刑部侍郎盧全也走出來拜道:“皇上,楊岌所謂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雖未直接殺人,卻是他的過失。臣也以為不該官復(fù)原職?!?br/> 三個大頭,其他人跟著上,說附議。
李世民冷冷看著他們一群人,暗自冷笑。
這幫人非要把楊岌趕出朝堂不可嗎?
杜如晦走出來說道:“皇上,各位大人。楊岌飲酒是真,可這并不能說楊岌有罪?!?br/> “若是如此追究,那軍刀是朝廷所造,是不是朝廷也有罪?”
“臣以為,楊岌無罪,官復(fù)原職?!?br/> 杜如晦是吏部尚書,他可以說。
崔游卻頂撞道:“杜大人,您是吏部尚書,當(dāng)知官員赴任途中不得飲酒誤事?!?br/> “大人如此說,有偏袒的嫌疑?!?br/> 一個侍郎,居然敢頂撞上頭主官。
杜如晦心中憤怒,卻不好發(fā)作。
崔游敢放肆,是因為背后有家族勢力撐著。
其他大臣知道說了也要吃癟,索性不說。
魏征卻在冷笑,指著大理寺卿鄭浩說道:“鄭大人,你身為大理寺卿。金大人,你身為刑部侍郎,三司推事,你們錯判朝廷正三品大將軍,這個過失,皇上未曾追究。”
“你們倒好,倒打一耙,說楊岌有罪?!?br/> “請問兩位大人,你們錯判冤案,該當(dāng)何罪??!”
魏征很生氣。
朝中的世家大族蠻橫無理不是一天兩天了。
這次差點害死了楊岌,這些人不知道收手,還想追著打。
“皇上,臣奏大理寺卿鄭浩、刑部侍郎盧全瀆職,陷害朝廷大臣,罪當(dāng)抄家問斬?!?br/> 魏征說得很堅決,把朝中大臣嚇了一跳。
鄭浩沒想到魏征這么剛。
不過,抄家問斬這種話,他是不信的。
抄了鄭浩的家,那就是跟滎陽鄭氏過不去。
“田舍翁,你好大的膽子,敢說抄我家?”
“哼...這天底下,還沒有人敢抄我滎陽鄭氏的家?!?br/> 鄭浩連皇族都不怕,難道會怕魏征?
崔游和盧全也是冷笑。
李世民看他們囂張的樣子,很生氣。
魏征在朝堂上再怎么懟李世民,那也是出于公道。
本意是好的。
但是這些世家大族藐視皇權(quán),為了自己的家族利益。
這就很過分了。
李世民說道:“好了,大理寺卿和刑部侍郎失職的事情以后再說?!?br/> “楊岌官復(fù)原職,這是朕的旨意。”
“有不同意者,御書房來找朕!”
李世民憤然起身,回了后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