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錢二柱一臉的與有榮焉的辛福笑。
錢有財轉(zhuǎn)頭又和錢老爺子問了好后好奇的問道:“爺爺,咱家什么時候新蓋的房子啊,我都不知道呢”
錢老爺子聽了孫子的話一臉得意的說道:“你去學(xué)堂了以后就請了泥瓦匠蓋了房子,咱家這房子在村里可是頭一份,這回連你們以后娶媳婦的房子爺爺都給預(yù)備出來了”
錢有財拿出酒來說道:“爺爺我給你和我爹還有大爺沽了酒”
錢老爺子高興的說道:“我孫子真是孝順,老大媳婦、老二媳婦趕緊炒幾個好菜,今晚我們爺幾個可得好好喝幾盅”
吳氏和周氏趕緊答應(yīng)著去廚房忙活著做飯去了。
一旁的老周氏有些吃味的說道:“就給你爺爺買東西,也不給奶奶買東西”
錢有財看見老周氏的表情趕緊又拿出了給老周氏買的包金孔雀簪說道:“三娃子怎么會忘了奶奶呢”
老周氏是第一次見這么精致的簪子,平時有個木頭簪子盤頭發(fā)就不錯了,哪里用的起包金的,自然是喜的見牙不見眼,接過簪子趕緊戴在了頭上問兩個兒媳婦好不好看。
廚房的周氏羨慕的夸贊道:“娘,這簪子可真好看,您老人家戴上可是年輕了十歲呢,明天給大娃子定親,正好帶這個簪子,多有面子”
錢有財聽說他大哥要看親了趕緊問道:“大娘,大哥要看親了?是真的嗎?哪家的姑娘?”
周氏喜滋滋的對錢有財說道:“是你大哥的表妹,我娘家大姐的女兒,比你大哥小兩個月”
一旁的老周氏臉沉了沉,不過沒說什么。
這周氏的大姐婆家姓郭,周氏和周氏大姐都算是老周氏的遠(yuǎn)房侄女。其實老周氏是不太愿意這門親事的,那郭周氏就是個見錢有眼開的主,她那個女兒她也見過,長得根本配不上她大孫子,可沒想到大兒媳回了一趟娘家就把親事一口答應(yīng)下來,都沒和她商量。
錢有財心想這古代婚姻也太亂了吧……這樣真的沒問題么,近親結(jié)婚不會有問題吧,不過這種事情他也沒辦法,想想應(yīng)該沒問題,大哥不就是近親結(jié)婚的產(chǎn)物,不也沒問題,想了想也就不再糾結(jié)。
又拿玉簪遞給了廚房忙活的周氏和吳氏二人。
吳氏選了蝴蝶玉簪,周氏選了喜鵲玉簪。
吳氏雖然高興不過還是先反應(yīng)過來,這兒子給她買東西這錢是哪來的,看這東西都不像便宜的,不是兒子學(xué)壞了吧,呸呸,兒子不可能學(xué)壞,于是趕緊問道:“三娃子,你這買東西的錢是哪來的,和娘說實話”
錢有財也不隱瞞把賣水車圖紙事情經(jīng)過給說了,不過他沒說賣了一千八百兩還有半成干股的事兒,只說賣了八百兩,主要怕說多了嚇到大家,再說他還要自己留一些錢花用方便,而且這錢他也有別的用處。
錢有財從荷包里拿出七張一百兩銀票和一張九十兩銀票交給老周氏,老周氏激動的手都開始發(fā)抖了,其他人也都激動得不能自己。
尤其周氏就更高興了,她們可是長房,不論長子長孫都是她們這房的,將來分家不論錢是誰掙來的,這大半的家產(chǎn)都得歸她們長房的,到時候有錢了就能多接濟(jì)接濟(jì)娘家了。
這年代甭管誰掙的錢多,誰掙的錢少,分了家大頭都得歸長房,當(dāng)然相應(yīng)的享受了權(quán)利也得旅行義務(wù),所謂長兄如父,要是哪個弟弟窮的吃不上飯了,哪怕這兄弟欠了債還不上,你當(dāng)哥哥的就得養(yǎng)活弟弟還得給還債,當(dāng)然這只是理想狀態(tài),也有兄長拿了大半家產(chǎn)不照顧兄弟的,更有爹娘把家產(chǎn)全給了小兒子的。
錢有財又拿出絹花和耳釘給了她大姐和二姐,他大姐二姐高興的道了謝就回屋試戴去了。
錢有財最后拿出筆墨紙硯,說道:“大哥,這是送你的”
錢有光接過筆墨紙硯奇怪的說道:“三弟,我一個粗人,要這些也沒用,還是你留著用吧”
錢有財想趁著大家高興就和爺爺說說讓他大哥也去讀書的事情,大哥年紀(jì)雖然大一些,可大哥也不算笨,如果從現(xiàn)在開始學(xué)起,未必科舉一途無所成就,哪怕只考個童生回來那也是好的。
于是鄭重的對錢老爺子說道:“爺爺不如讓大哥也一起去讀書吧,就算將來考不上識字也是好的”
錢老爺子聽了孫子的話想了想,原本他只讓三娃子讀書,一方面是大娃子年紀(jì)大了,怕學(xué)了也是浪費錢,也怕李秀才不收,另一方面也是拿不出那么多錢供兩人讀書,可現(xiàn)在不一樣了,有了這將近八百兩銀子,以后慢慢置地,錢只會越來越多,供兩個孫子也應(yīng)該是夠了。
于是錢老爺子一狠心說道:“大娃子,你也去讀書吧,用功讀書,爭取給爺爺考個秀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