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大人離開這是第幾天了?”
“哎呀,你可夠煩的,怎么天天都問這一句。不會自己算???”
帳篷內(nèi),日常武藝訓(xùn)練后的萬造,腰酸腿疼的坐在墊子上,身邊則是同樣累得不輕的利吉。
利吉沖著帳篷外喊了一聲自己的老婆志乃,志乃小碎步的跑了進來。
“主人離開這是第幾天了?”
志乃想了一下,擺弄了幾下手指頭:“三十七天了?!闭f完一轉(zhuǎn)身就離開了。
“大人要是不回來了,我們可怎么辦?”萬造低聲對利吉說道。
“說什么胡話呢!主人走之前答應(yīng)大家了,一定會回來。而且他這次離開是去找船,而且說這話的時候你不是也在嗎?!?br/> “唉,我是擔(dān)心大人回來太晚,這要是再跟上次似的來上一回……”
“上次?上次跟現(xiàn)在能比嗎?現(xiàn)在我們有這個?!崩f著握起面前的武士刀。“我看誰敢折騰!”
兩人正說著,就聽見帳篷外傳來眾人驚喜的呼喊。
“大人!趙大人!大人回來了!”
利吉和萬造一聽,顧不得疲憊的身體,連忙起身奔到帳篷外。順著眾人的目光,就看見趙新和一個從未見過的雄壯漢子,從密林深處走了過來。
嚯~??!趙大人身邊那位比趙大人還高還壯,這還是人嗎?
營地里所有人都迎了上去,跑的最快的就是萬造的大鼻涕兒子,身后是勝三郎、久藏、茂助等人。
利吉顧不得身旁的萬造,加快腳步,很快沖到了趙新面前。
眾人一同跪在地上,齊聲恭迎。
“主人,主人,您可算回來了!”利吉跪伏在趙新腳下,恭敬的行禮。
趙新掏出一張紙巾,把萬造的大鼻涕兒子從自己的大腿上挪開,先給小家伙擦了擦鼻涕,然后才笑瞇瞇的對眾人道:“都起來,都起來?!?br/> 眾人這才都站了起來,趙新看著面前的這些熟悉的面孔,心中還是很激動的。
“是啊,總算回來了。你們這些天過的怎么樣?”
這時,勝三郎等靠前的人才注意到,趙新和他帶來的壯漢,穿著一身灰綠摻雜的奇怪衣褲,腳上的鞋也和之前趙新穿的不一樣了。
這兩人在上衣外還穿著一件鼓鼓囊囊的背心。背心上都是一個個小兜排列著,其中胸前的三個兜里,都插著一個盒子,左右還有幾個兜里,都放著不認(rèn)識的東西。在他們胸前左側(cè)的位置插著一件奇怪的鐵器,而這兩人都背著一件比武士刀略短的鐵器,有著長長的管子和把手,形狀非常奇特。
勝三郎畢竟是武士出身,又來自近江,而近江在戰(zhàn)國時期就是著名的“國友鐵炮”生產(chǎn)地區(qū),他從小就見過鐵炮,也曾經(jīng)練習(xí)過鐵炮射擊。他本能的覺得那兩件沒見過的鐵器也是一種鐵炮,就是不知道威力如何。
“主人,請到帳內(nèi)休息吧?!崩獪惖缴砬埃Ь吹恼f道。
趙新點了點頭,轉(zhuǎn)身拍了拍劉勝的肩膀,對眾人說道:“這位是我的好朋友好兄弟,劉勝閣下。他聽說了你們的事后,決定來此地幫助大家?!?br/> 眾人聽了,一齊彎腰鞠躬:“感謝劉勝大人?!?br/> 劉勝也聽不懂眾人向他說什么,不過對自己鞠躬,那肯定是表示尊敬,這讓他十分不好意思。于是他抬手示意:“不用客氣,不用客氣?!?br/> 眾人擁著趙新和劉勝一起走向帳篷,萬造的大鼻涕兒子緊緊拉扯著趙新的褲子。這讓趙新走起來十分的別扭,于是他彎腰一把抄起這小子,給抱了起來。
進了帳篷,除了勝三郎他們,其他眾人還是圍在外面。趙新只得吩咐志乃讓大家各自去忙,帳外眾人這才紛紛散開。
趙新把懷里的孩子放在地上,就和劉勝分別將背著的突擊步槍摘下,退出彈匣,檢查槍膛后放在了各自的身邊。
帳內(nèi)幾人誰也不敢插話,看著兩人一番操作。就這么等著趙新忙完坐在墊子上后,才紛紛坐了下來。
這時,志乃用一個木板做的托盤,端著兩杯熱水走了回來。
趙新這才對劉勝說道:“呀,忘了買茶葉了。”
劉勝從托盤上拿了一杯水,隨意的說道:“瞎講究。這就挺好?!?br/> 趙新喝了兩口水,先對勝三郎等眾人說道:“這位是我請來的幫手,也是我相交多年的好友。劉勝閣下。”
勝三郎等眾人一聽,連忙欠身向劉勝致意。
劉勝知道趙新在介紹自己,見眾人向他行禮,也彎腰點頭致意。
“說說我離開的這段時間有什么情況吧?!壁w新不緊不慢的說道。
“哈哈!”勝三郎就如電視劇里的演的武士那樣,雙腿穿甲盤坐,兩手放在身側(cè),低頭躬身施禮。
劉勝給勝三郎的聲音嚇了一跳,他可沒見過這個。在劉勝的印象里,島國武士就是抗戰(zhàn)時的小鬼子。
“主公您自從上次離開至今,一共五十九天。這五十九天里,由屬下和利吉代為掌管營地內(nèi)的各項事務(wù)。情況說明如下……”
勝三郎說道此處,只見他從懷中掏出一疊厚厚的紙,上面寫滿了字跡。
趙新一看勝三郎用的是宣紙,上面的字跡也是墨跡,就插口問道:“你這紙和筆是哪來的?”
勝三郎道:“這是屬下去漁村那里,從負責(zé)村民那里用兩斤大米換的。”
“哦。那你繼續(xù)說?!?br/> 勝三郎于是拿起紙張,開始了匯報。
好家伙,勝三郎這一匯報,足足說了一個小時。趙新從聚精會神,到最后也是打起了哈欠;而劉勝初來乍到,不好意思離開會議,也是聽得直犯困。
至于利吉、萬造、久藏、茂助等六人則是全程聚精會神,上半身坐的筆直,兩眼放光。在他們看來,這是一份榮耀,第一次參加由主公召集的評議。
勝三郎的匯報內(nèi)容,總的來說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