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太守張羨,桂陽太守趙范,零陵太守金旋,荊州刺史王叡,這一個個,確正如蘇策所說的那般,這些人,他們皆是世家大族,是恨不得整個荊襄的五溪蠻們?nèi)妓澜^了才好的人。
就因為,他們是五溪蠻,是漢人所鄙夷的化外蠻夷。
是漢人儒生們口中那種晴時就說要有教無類,雨時就是不開化的野蠻人。
所以,現(xiàn)實的情況正如蘇策所說,整個大漢朝里,現(xiàn)如今,除了他蘇策這位武陵太守之外,是再也找不著一個人愿意來與五溪蠻聯(lián)盟,甚至是合作的人。
此時的沙大同除了滿臉苦笑之外,別無他途。
怪不得這位年青的武陵太守一直都是一副鎮(zhèn)定自若,不動如山的樣子,確原來人家根本就是吃定了玉壺山上的諸五溪蠻。
抓住了他們的痛腳,自然能夠有恃無恐。
“唉。。。”一聲輕嘆,沙大同再也無力的再去爭辯些什么。
事實擺在眼前,只要是明眼人是都能看得出來的,不管沙大同,還是蘇策,他們二人心里都清楚明白著現(xiàn)在的處境。
大家都是聰明人,再為著這等已經(jīng)是明擺著的事實而去爭辨,是完全沒有意思的,倒不如痛痛快快地去談成這一筆交易,讓雙方都得到足夠的利益,這樣,或許對于雙方來說,或許還會更好一些。
抬眼看向眼前這位年青的不像話的太守,沙大同終是放下了身段,轉(zhuǎn)而一臉淡然的看向蘇策道:“說說蘇太守的條件?!?br/> 見得沙大同終于是松了口,一直鎮(zhèn)定自若的蘇策,在內(nèi)心之中,亦是不由得深深地松了口氣,當下亦是面露微笑的道:“蠻王之意,蘇某盡知,其實某也是個爽利的人,此番來,所為有三?!?br/> “其一,我武陵將與五溪蠻訂立盟約,互通有無,此后爾等不得再行下山劫掠漢人。”
“其二,某要一支絕對聽從本太守命令萬人隊蠻兵,替我鎮(zhèn)守武陵?!?br/> “其三,爾等挖取石媒,運至武陵處,以十五車煤,換一車粗糧?!?br/> “如此,確不知蠻王意下如何?!?br/> “第一條完全不成問題,只要武陵處送得來糧草,我等山民自然不會下山劫掠漢人。而派一支大軍予你也是可以,但某只能給你八千人,這是極限,畢竟如今我寨中青壯亦是不多,其三,十五車煤換一車糧這價太賤,某意十車煤換一車粗糧,這一點也是我蠻王寨的極限?!?br/> “沙兄真明主也?!碧K策,不大不小的拍了個馬屁,并厚顏無恥地與沙大同這位五溪蠻的蠻王稱兄道弟起來。
其實,現(xiàn)實的情況擺在這里,今年大雪封山,寨中幾乎都已經(jīng)斷絕了食物,如今有蘇策這般一個強援,不顧著漢人那種進乎于潛規(guī)則的行事風(fēng)格,而排斥于蠻人,愿意與他們五溪蠻合作,沙大同就算是為了族中老上,在這件事上,那也是要好好考慮考慮的,畢竟,若是有了糧食,來年開春,整個五溪蠻就能少死上很多的族人。
再則,這也算是一個互惠互利的事情,如今既然要答應(yīng)合作,沙大同倒也不妨爽快點的開出了自己的底線。蠻人,不會像漢人那般斤斤計較,從來都是如此的利索的。
看了看沙大同的神色,蘇策暗自估量,山地蠻兵八千人,十車煤換一車糧,這絕對已經(jīng)是沙大同所能讓步的極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