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年前。
《赤壁賦》里寫道“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江湖中的付洞簫和賀倚歌卻是天生的冤家。
付洞簫好劍,賀倚歌精于劍;付洞簫人稱“玉劍文士”,賀倚歌自號“短打武生”;付洞簫名震江南,賀倚歌獨秀塞北。
江湖人也很喜歡將他二人湊在一起,似乎恨不得他倆可以立刻打上一架。久而久之,兩個人也成了冤家對頭。
這對冤家卻是奇怪的很,兩個人根本沒見過面,甚至連對方長什么模樣,是男是女都不清楚,但卻一直在暗中較勁,兩個人互相看不慣。
也許是兩個人都太優(yōu)秀,所以容不下另一個和自己同樣優(yōu)秀的人,只有對方死了,活下來的那個才可以釋然心中那口氣。
那口氣說不清來由,卻偏偏又存在,也許那就是人的本性在作祟,好強,善妒,只有自己才可以成為最強的那個人。
所以付洞簫一直都在等,等一個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好讓自己的名氣徹底壓過賀倚歌那個家伙。
他相信這個機會不久就要來了,他必須把握住,否則他恐怕會后悔一輩子。
這個機會果然來的很快,不僅來的快,而且還很近。
江南沈家,沈老太爺去世了。
如果是因病去世的話自然不是什么震動江湖的大事,畢竟沈老太爺已經整整七十歲了。
可前些日子付洞簫在沈老太爺的七十大壽上還見過他——白發(fā)蒼蒼,雙目有神,身體看起來就康健的很。當時付洞簫還在感慨沈老太爺一定會長命百歲的。
誰知才過了不到一個月,沈老太爺就去世了。
沈老太爺當然不是病死的,每個人都不相信。
因為城中已然傳開了,沈老太爺是被人殺得,不僅如此,那個人還砍斷了沈老太爺的頭顱和四肢,又用線和身子拴在一起,掛在沈老太爺書房外的樹上,遠遠望去像極了牽線木偶。
沒人愿意管這件事,甚至連官府都不想管?,F(xiàn)場留下的證據除了一把刀,一無所有。但付洞簫不得不管,因為他想出名,出大名。他還很年輕。
沈府的大門是敞開的。沈老爺正站在門外迎接他的客人。
客人是走來的,腳步很輕,很穩(wěn)健。
付洞簫穿著一襲乳白色的長衫,頭發(fā)梳的整整齊齊,一雙眼睛,細長而上揚,像極了柳葉,眸光清澈精明。
他走到沈老爺面前,優(yōu)雅的作了一揖:“鄙人付洞簫?!?br/>
沈老爺連忙回禮:“付大俠!您可算是來了!沈某已等候多時了??欤煺堖M,此時此刻,也只有付大俠和賀公子肯幫我們沈家了。”
付洞簫眸光一閃:“賀公子?”
沈老爺一邊引路,一邊說道:“正是那‘短打武生’賀倚歌?!?br/>
付洞簫臉色陰沉,腳下步伐也慢了些許。
沈老爺回首道:“付大俠與賀公子聽聞家父遭遇不測,前來追查真兇,我沈家實在是感激不盡??!”
說著竟向付洞簫行了個大禮:“此等大恩,恕我沈家無以為報!”
付洞簫象征性的虛扶一把,心不在焉的看著回廊上的人影,輕聲道:“不必多謝?!?br/>
2.
如果不是親眼見到賀倚歌,付洞簫實在不能相信,“短打武生”竟然是個女子。
賀倚歌就站在回廊之上。
紅色勁裝勁裝,干凈利落,鮮亮瀟灑。
她瞅著付洞簫走過來,唇角噙著一絲淡淡的笑意。
付洞簫覺得那是諷刺和輕蔑。
但他不得不擺出一副好臉色,至少在旁人眼里看起來好看一點,他是有禮貌的,有風度的,因為他在笑,如果忽略他說的話的話,他實在是一個君子。
付洞簫作揖,微笑道:“原來大名鼎鼎的‘短打武生’賀倚歌賀公子,竟是個小丫頭片子。真是大跌眼鏡?!?br/>
賀倚歌依然在笑,目光卻已冰冷:“有禮了。在下遠在塞北,早已聽膩了付大俠的英雄事跡,本以為是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沒想到卻是一個年紀輕輕的小白臉兒,實在是慚愧了,在下竟是猜錯了?!?br/>
沈老爺在一旁聽著只覺尷尬,剛想說話,卻被付洞簫一口打斷。
只見付洞簫笑道:“聽聞賀公子劍法迅疾,一劍竟有萬劍之勢,如若有機會,在下倒真想會一會公子你的萬劍穿心?!?br/>
賀倚歌輕捋額前碎發(fā),發(fā)梢隨意纏繞在指尖:“好說好說,”說著走到付洞簫身旁,拍了拍付洞簫的肩,壓低聲音道,“只要付大俠能活到那個時候,自然可以見識到萬劍穿心。穿心之后再有什么,在下也不清楚了,到時候只看閣下的運氣了?!?br/>
付洞簫冷笑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