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背后的靠山
對于老板的話,無論是朱高熾還是朱瞻埈都沒有直接相信,老實本分經(jīng)營的商人當然有,但在明初說這話的商人大概率是沒人信的。
一方面是源于朝廷長久以來的重農(nóng)抑商政策,從朱元璋開始明朝歷代皇帝和統(tǒng)治階層就對商人沒什么好感,這無疑導致了商人在明朝地位是極低的,甚至朱元璋還規(guī)定可以直接逮捕那些不事生產(chǎn),專門從事末業(yè)的商人。
而另一方面自然也是因為商人本身,從元末亂世到大明開國,這段時間本就是社會秩序崩潰的混亂時期,商人囤積居奇、賤賣高賣都只能算是常規(guī)商業(yè)手段,民間流傳的無奸不商的諺語并不是什么空穴來風,而是這個時代的社會現(xiàn)實。
所以這名臘脯店的老板開口叫屈之后,朱瞻埈只是很冷漠的對他問道:“你賣的是肉脯,羊肉你賣不到這么便宜,豚肉大多有腥臊味,牛肉就更不用說了,擅自宰殺耕牛是犯法的,我不相信你能有穩(wěn)定的貨源。
金陵城地處江南,城外山林雖然也有野獸,但最多只是一些小動物,獐鹿之類的動物雖然不能說沒有,但很難做到穩(wěn)定的供應。
所以老實交代,伱賣的是什么肉?別想著撒謊,我不信你扛得住錦衣衛(wèi)詔獄里那些酷刑,那可是能讓頑石開口的?!?br/>
“小人冤枉啊!小人賣的就是豚肉,只不過小人有獨家秘方,能夠在腌制之后去除豚肉的腥臊味!貴人明鑒??!”很顯然即便是在朱瞻埈的一番詢問之下,這名臘脯店的老板還是不肯說實話,依舊在咬牙說自己賣的是豬肉。
朱瞻埈毫不在意,讓侍衛(wèi)去店里拿了一些被剔完了肉沒被扔掉的骨頭,隨意翻看了一下之后便遞給了一旁的朱高熾。
接過骨頭的朱高熾僅僅只是看了兩眼,便已經(jīng)認出這是一根馬腿骨,畢竟馬骨與豬骨相比要更加粗大,對于懂行的人來說還是很好辨認的。
朱高熾固然不是什么專門宰殺馬或者豬的屠夫,這個時代也沒有什么動物學家,但當年靖難的時候他還是見過軍中士卒處理戰(zhàn)場上戰(zhàn)死的戰(zhàn)馬的,對于馬骨多少還是有分辨能力。
再者說了,明朝時期豬肉已經(jīng)成為百姓的主要肉食之一,普通百姓可能一年也吃不起幾回,但對于堂堂太子爺來說,豬肉這種東西還是能每天都吃得上的,對于豬骨就更加不陌生了。
“胡說八道!這明明就是馬骨,你賣的如何能是豚肉!還不老實交代!”朱高熾雖然平時看上去隨和儒雅,但若是真的發(fā)起火來,大明太子的威嚴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扛得住的。
不過眼前這名老板雖然扛不住太子爺?shù)耐?,卻也依舊死鴨子嘴硬,咬著牙在硬撐。
朱瞻埈見狀,也不多啰嗦,對身旁一名侍衛(wèi)使了個眼色,示意侍衛(wèi)撬開這名老板的嘴。
侍衛(wèi)見狀立刻走上來,抓著老板的衣領拎起來就是幾個大嘴巴子扇過去,打掉他幾顆大牙帶出滿嘴血的同時,也讓他的臉肉眼可見的腫了起來。
朱瞻埈和朱高熾站在一旁,并沒有制止侍衛(wèi)的粗暴行為,只是想要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