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南的安排太突然,讓陳濤一時間還有點懵,不過也正如張浩南所說,這就是個小廠,五六個人也談不上什么管理不管理,維護好員工關系,整理好生產規(guī)章,也就夠了。
真正累人的業(yè)務量是擴招,這是個精細活兒,招工不難,難的是招到合適的,并且還能不破壞工作生產環(huán)境。
沙城因為長期窮困,所以在進入新世紀爆發(fā)式增長階段,招工也主要是通過人情社會。
直接面向社會招聘,大多數時候只是一個補充,甚至有些時候,還是定向蘿卜坑,通常上電視打招聘廣告,招廠長經理之類,往往都是為門路很廣的年輕二代。
有沒有那個能力是次要的。
“廠里皮卡你拿去開,一個月報銷兩箱油,駕照有嗎?”
“呃……沒有?!?br/> “沒有也沒關系,過兩天我喊我一個叔叔過來,他駕校教練,帶你開兩圈,會了就弄個駕照,很快的?!?br/> “……”
這年頭其實弄駕照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因人而異。
但陳濤陡然就感覺很爽,因為自己居然配了車……
雖說是皮卡,但那也是車啊。
“張總,感謝?!?br/> “我出多少錢,你出多少力,各取所需,天公地道?!?br/> 張浩南說著又道,“名片下午我讓人去印一下,三百張應該也夠了?!?br/> 門房內,徐振濤正在跟看門老頭兒張剛友聊天,主要是打聽一下五家埭又新增了多少大棚。
張剛友也是張浩南的一個爺爺,但年紀不大,今年才五十八,穿著一件老舊運動背心,剃了個光頭,看上去很是精神。
“阿叔你說你們大隊換了村長?”
“就上個月的事情,噢,謝謝。”
剛抽完一支煙,徐振濤又遞了一支華子過來,張剛友趕緊接過,然后湊在打火機上點燃。
電瓶廠能抽煙的地方,就只有門房這里,張剛友每天煙是不缺的。
“老吳升上去,誰接班?”
“四隊的吳仁娟?!?br/> “姓吳?怎么會是四隊的?”
“她原先九隊的,嫁到四隊的?!?br/> “噢,原來如此。”
隨后聊了一下,徐振濤便知道吳仁娟是原先的婦女主任,更是吳成林的晚輩。
掐指一算,全是有備無患。
徐振濤于是琢磨了一下五家埭的行情,估計明年這個村的家庭收入,就會翻兩番。
或許都不止。
叼著煙,徐振濤又心癢癢了,再給張剛友發(fā)了一支華子之后,他把半截煙掐滅,然后出去跟張浩南說道:“電瓶廠不開也沒關系,再多租個幾百畝田吧?你看陳濤家的河東村,也不錯啊,弄個一兩百畝大棚,又不值難?!?br/> “伱說的倒是輕巧,我不讓他們看到別人賺錢眼紅眼熱,就這樣過去跟河東村談,丁向榮這個當村長的就算屁股歪到我這邊,也會談要求提條件。明年再去,牛市村一家多賺三四千,是他帶著人來求我,不是我求人?!?br/> “話是這么講沒錯,但創(chuàng)收嘛,早創(chuàng)收早好?!毙煺駶X子里現在只有幾萬號數字,這些是大橋鎮(zhèn)的農民,每解決一個就業(yè),數字就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