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孝元帝笑罵,威靈伯也不惱怒,反而引以為喜。
“陛下教訓(xùn)的是!”
“俺老秦沒文化,等會兒念錯字,還請諸位見諒!”
威靈伯對著眾人拱了拱手。
太子見威靈伯要念詩,心里急的如同熱鍋上的螞蟻,連連給倒向自己的大臣使眼色,希望有人站出來攔下威靈伯。
但在場的大臣,個個都是人精,不愿意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全當(dāng)做沒看見。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諸位大人聽聽,俺老秦讀錯了沒!”
威靈伯話音落下。
砰——
砰——
砰——
酒杯摔落在地上的聲音,乍然響起。
接二連三。
此起彼伏。
似乎他們手上的酒杯,被火烤得通紅似的,手握不住。
眾人心頭,掀起了驚濤駭浪。
他們算是明白,為何御史大夫不想評價,為何大司農(nóng)裝病,為何陛下大伴連字都不認(rèn)識了。
這詩,太勁爆了!
前兩句,淺顯直白,寫的不過是煮豆子的事情,雖然與風(fēng)雪夜歸圖中兩小兒煮豆子非常契合,但也沒有出彩之處。
但后兩句,太大膽了。
幾乎是在告御狀。
就差說太子在打壓五皇子。
眾人再細(xì)細(xì)一品味,不由想起了這段時間的市井傳聞。
聽說,五皇子練功除了岔子。
后來,聽說傷勢加重,走火入魔了。
真是五皇子自己練功出岔子了嗎?說不定,是太子下的毒手。
所以,今日面對太子的挑釁,五皇子悲憤之下,才作出此詩。
有資格參加中秋宴的,都是重臣。
能當(dāng)上重臣的,大抵想得多,想得少也爬不上這么高的位置。
他們腦海中,腦補(bǔ)出了一出出刀光劍影,明槍暗箭。
太子敏銳的察覺到,在場大臣們,看向他的目光,發(fā)生了一絲絲變化。
這種變化,讓太子郁悶地吐血,睚眥盡裂。
“老五!”
太子心中發(fā)出一聲憤怒的咆哮,雙拳緊握,青筋爆出,渾身氣得發(fā)抖。
孝元帝聽到這首詩,面無表情,眼神中,不停閃爍著光彩,讓人無法猜出他心中所想。
大廳之中,氣氛凝固而沉重。
突兀的,一道叫好的爽朗笑聲,打破了這份沉重。
“好詩!”
“好詩!”
“真是好詩!”
威靈伯似乎沒有察覺到氣氛上的變化,自顧自地叫好,還連連拍手,特別用力,聲音特別響。
威靈伯的這副作態(tài),落到孝元帝眼中,孝元帝嘴角上,畫出一抹莫名的弧度。
“威靈伯,你說說,這詩好在哪里?”
孝元帝話音落下,威靈伯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了。
詩好在哪里?
這他哪里知道。
他能把這二十個字全都認(rèn)全,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
威靈伯扭頭,瘋狂地給兒子秦沐陽使眼色。
秦沐陽看到老爹的眼色,瞬間明白了老爹的意思。
幫老爹分析詩詞,然后逼音成線,告訴老爹。
但是,這趟渾水,他哪里敢蹚?。?br/> 沒看到大司農(nóng)、御史大夫都在裝聾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