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林悅兒的墨香齋還能捐書。
門口進門兩側(cè)有兩塊黑色木板,若是捐書或者捐銀子買書都成的。
同掌柜談好后,捐書捐錢人的名字都會寫在上面,而那些書的用處或者錢的去向都會明確解釋清楚。
在黑色木板上一目了然,自然不會出現(xiàn)貪墨或者其他不好的事情。
這一趟沐飛雪帶來的人不少。
女子自然都是對林悅兒新奇的想法敬佩不已,也出錢或者直言讓丫頭回去將自己不用的書籍都捐來。
而那些男子,也有不少捐書或者捐獻銀子的,頓時,店鋪里熱鬧非常。
有人不明所以,見鋪子里甚是熱鬧,也過來瞧一瞧。
等督見掌柜的在入門的黑板上寫名字和捐獻的書籍或者銀錢的時候,頓時大吃一驚。
也有不少人相應過來添上一筆,也算是不錯了。
林悅兒見一面黑板都寫不完,直接讓掌柜的登記在冊子上。
她也早就做好了準備,這青州府府城的窮書生不多,但是也可以幫助一番。
另外,林悅兒還打算用捐獻的銀子去其他貧困的地方開書齋或者投資開學堂,也以此方式讓更多人能讀到書。
當然,不開書齋的地方也向那些極其貧困的村子或者鎮(zhèn)子捐獻書籍。
那些但凡捐獻過的人,書籍或者銀子用到的地方,名字也會出現(xiàn)在那些地方。
比如沐飛雪捐獻的書籍林悅兒拿去雙河鎮(zhèn),那么雙河鎮(zhèn)書齋或者學堂都會刻上沐飛雪的名字。<>
這般,不僅讓大家都能讀書,自己的名聲也響亮了。
這到底是一個落后一些的時代,不論男子或者女子的名聲都極其重要。
林悅兒這樣做,讓更多人愿意捐書捐銀子了。
墨香齋生意可謂是火爆極了。
不過三天,就連青州府附近的小鎮(zhèn)或者村子的人過來捐書捐銀子的,為的就是博一個好名聲。
書齋名聲大震,可見以后更是了不得。
作為老板的林悅兒,自然樂見其成了。
只第一天開業(yè)的時候她在場,之后都甩手給掌柜的了。
而掌柜每七天向沈全交上賬本和銀子,另外還有捐書捐錢的冊子。
這也省事不少。
另外一邊,李姑娘好不容易一路風塵仆仆的趕回來。
回到上河村的家后,李姑娘就將剩余的幾十兩銀子藏好。
洗漱一番后,李姑娘就往下河村的沈家娶了。
此時,正是沐休的日子,孩子們都在家。
守門的沈全家的兒子小喜見李姑娘一來,頓時一溜煙兒關(guān)上大門就跑進院子里面去了。
李姑娘還未走近就聽到啪的一聲關(guān)門聲,心里咯噔一聲。
“哇......娘,救命?。∮袎娜藖砹?。<>”小喜急匆匆的往前院大廚房去了,嘴里直嚷著話。
就連門外的李姑娘都聽到了聲音,頓時臉色黑得難看。
‘臭小子,等我住進這里,就將你們一個一個都賣掉。’李姑娘惡狠狠的想著。
“你這孩子,嘴里亂喊什么呢?”沈全家的一出來就瞧見兒子跑過來,而且嘴里還喊著話。
只聽‘壞人來了’這四個字,沈全家的就知道是誰了。
也不知主子是怎么的,答應讓這李姑娘住在上河村,這也太近了些。
好不容易耳根子清凈幾天,這不,又跑上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