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太史慈,如今在劉繇手下做事。
這也是他為何,先派張遼攻打曲阿,讓高順緊隨其后的原因。
就怕太史慈被劉繇任用為大將,如果這樣的話,僅憑張遼根本無法短時間占領曲阿。
但沒辦法,張遼攻打時。
并沒有看到太史慈的身影。
就在楚風,以為他要和這名神射手無緣的時候,沒想到在這個時候遇到。
“久聞將軍大名,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更是難得親眼見到將軍你的箭術啊。”
楚風笑著下馬,走向了太史慈。
見狀,太史慈連忙放下弓箭。
“全部將領放下手中兵器?!?br/>
眼見已經(jīng)沒有了威脅。
“哼!”
呂布冷哼一聲,將手中的利劍丟棄,回到了楚風的身邊,同時他的方天畫戟,也已經(jīng)被將士撿了回來。
楚風則是對太史慈抱了抱拳。
“將軍,大丈夫生于世上,應當帶著三尺長劍,以升于天子之階?!?br/>
說到這里,楚風頓了頓。
用充滿懷疑的目光,打量了一下太史慈,繼而露出可惜的神色。
“為何將軍會在此地.....”
聞言,太史慈更是羞愧難當。
“先生所言極是,奈何我等......”
太史慈開始解釋起來。
劉繇戰(zhàn)敗后,他就帶了一些兵馬逃入山中,自稱丹陽太守。
在這里駐扎了數(shù)月。
他本就不是什么惡人,只在山中招兵買馬,想要有一日離開這里,闖出一片天地來。
可隨著人數(shù)的增加。
他意識到,山中的糧餉已經(jīng)吃光了,甚至都到了殺馬充饑的地步。
看著這些與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他實在沒有辦法,只能下令攻擊楚風一行人。
就是為了繳獲東西。
去換取一些糧餉。
“當我這些弟兄們,從山上殺來時,他們都在保護軍師,故而拉弓搭弦射向先生。”
太史慈幾乎是咬牙說出來的。
他一開始,是為了減少兄弟們的傷亡,畢竟楚風作為軍師,可以說是首腦,一旦首腦遇難,必然軍心潰散。
可誰知。
楚風不僅沒有怪罪于他。
反而親自下馬與他暢聊。
這讓太史慈內(nèi)心充滿了愧疚。
“先生大義,我差點殺了一名知己,我...我只能以死謝罪,望先生能放過我這些兄弟們。”
楚風其實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幕。
他剛剛那句話。
原本就是太史慈說的,在原三國中,太史慈在彌留之際,所留下的遺言。
這也是為何。
楚風只用一句話,就讓太史慈視他為知己,因為這句話足以貫穿他的這一生。
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奈何,時不利兮騅不逝。
只見楚風,在太史慈還未拔劍的時候,就將其攔住。
“不可!”
“江東百姓不能沒有子義你,我和呂將軍更不能,若沒有你的話,我們在江東站不穩(wěn)?!?br/>
太史慈,字:子義。
“這!......”
聽到楚風叫自己子義,太史慈可謂是渾身一震,他和楚風從未見過面,可以說是素不相識。
沒想到楚風卻如此了解自己。
真是難得是一位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