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衍頓時坐蠟了,這,聽起來不像什么好話?。≌f我心里有蟲?這沐猴而冠的小白臉,果然不是好東西!
這兩位大師,本身都是貨真價實的大和尚,高僧。之所以被薛仲璋請來和馮小寶辯難,也是聽說了馮小寶的真實來歷,不忿他一個市井小販,竊據(jù)白馬寺祖庭的三綱之位。
所以大師也是人吶,免不了心中三毒:貪嗔癡。
他們也是故意選了這個時機,大庭廣眾之下,當(dāng)著這么多虔誠的信徒,和馮小寶辯難。
而且,這佛法點化酸葡萄酒,又是馮小寶揚名之作,由不得他再裝聾作啞,一定讓馮小寶原形畢露。
薛仲璋想得更好,等到馮小寶出丑之后,他就要當(dāng)眾揭露此人憑著顏面,取悅天后,巧取這白馬寺寺主之位的事實。這樣一來,天后也得跟著名聲掃地!
聽見馮小寶這么說,法衍腦子里還在轉(zhuǎn),旁邊的道瑞眉毛一揚,感覺抓到了馮小寶的痛腳:“如此說來,懷義大師,心中也有蟲?”
法衍一聽,對呀!這一套就是馮小寶搞出來的,豈不是說,他心里就有好多蟲,所以才能看到這酒里,一碗有八萬四千蟲?
周圍的信眾們也是一陣嘩然,不過并沒有失控,大家都盯著馮小寶,覺得這么好看的懷義大師,又這么鎮(zhèn)定,一定是我不懂大師的經(jīng)義吧?聽大師怎么解釋。
好看的懷義大師,嘆了一口氣。許多人頓時感到慚愧,大師一定是在惋惜,這么簡單的佛理,怎么就說不通呢?愚頑之輩實在太多了啊!
馮小寶嘆完了氣,道:“佛觀一碗水,八萬四千蟲。此佛性,人皆有,故而能知水中有蟲,可人非佛,能知而不能見。大師,你可懂了?”
這道理已經(jīng)說得很明白了,法衍和道瑞哪有不懂的道理?他們面面相覷,都感到棘手。
馮小寶說的這個道理,真要辯駁,也不是不能辯駁,可是他們一時卻想不出,如何能用信眾們聽得懂,并且信服的話,來辯駁。
這才是關(guān)鍵,辯論這種事,不是要說服對方,而是要說服觀眾!
偏偏,馮小寶說的道理,一聽就很有道理啊,是個稍微有點思維能力的人,都能接受。佛說水里有蟲,那是佛才能看到的,你看不到,那不是很正常,你凡夫俗子???
那只要你信佛,心中有佛性,也就能接受水里有蟲,知道就行了,用不著非得自己也能看到吧!
法衍已經(jīng)心生退意,道瑞還想再掙扎一下:“懷義大師,既云水中有蟲,又不得見,如何證得?”
懷義大師悲憫地看著道瑞,如同看一塊頑石:“道瑞大師,酒味變酸,如果是害蟲所致,那么點化了酒,祛除害蟲,酒便不酸了,所以請你喝酒,喝了酒若是美味,不酸,便可證酒中原是有蟲。”
圍觀群眾有的恍然大悟,還有很多不懂的,拼命找旁邊人打聽:“什么意思,什么意思?我聽不懂?。槭裁淳撇凰峋驼f明酒里有蟲啊?”
法衍和道瑞卻都是臉色一變,恭恭敬敬地對馮小寶合十:“懷義大師,因明之學(xué)果然精妙,貧僧受教了。”
這幾句話,可是真才實學(xué)了,反證法有沒有?在佛門的因明學(xué),也就是邏輯學(xué)之中,就有這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