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馮小寶叫人把武后那幅字,給裱起來,掛在自己的方丈靜室里。
沒落款,所以也沒人驚嘆于作者,但是這內(nèi)容,茶禪一味四個字,卻在僧眾之間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上座沙門法明,和維那沙門曇空,倆人就沖著這四個字,要求和馮小寶一起參禪。
這要求也很正當,寺主大師佛法精深,怎么能不教化僧眾呢?那就不是廣大山門,普度眾生了。
馮小寶索性,把八大執(zhí)事都請了來,算是一次官方團建活動吧。
看著覺遠一通操作,法明的眼睛就亮了:“懷義,這一番儀軌,可有名目?”
這個叫做茶道……馮小寶剛想這么說,轉(zhuǎn)頭一想,好像換個名字更好?
“此為,茶禪。”
“善哉,善哉!”眾僧紛紛叫好點頭,這名字一聽就很棒。尤其是,加上茶禪一味這個點睛之筆,一吃茶,就感覺在參禪禮佛了。
“咣咣!”奶茶在手,晨鐘響起,滌蕩心胸,這茶吃得就有滋味了。再抬頭看看,茶禪一味這四個字,真是越品越有禪機。
于是眾僧又齊聲贊嘆:“寺主大師果然妙悟佛法!”
維那曇空更建議:“咱們可以延請各寺高僧大德,前來談論佛法,寺主大師只需開一場茶會,即可折服各路大德,令我白馬寺祖庭,更受人敬仰。豈不是好?”
對對!眾僧連連點頭稱是,對這位年輕的空降派寺主大師,也是更為改觀。
事情就是這樣,你不行,那一切都是罪過;你行,那一切都是吉兆。
馮小寶倒是無所謂,泡泡茶而已,除了極少數(shù)貴客,大部分時候都不用他動手。而這一套茶禪,一旦傳播出去,他的名聲自然更響,誰都會知道,白馬寺寺主是一位有道高僧,創(chuàng)制了茶禪一味的修行。
不過,要這么玩的話,他就有點想法了:“如此說來,敝寺最好是為列位高僧,還有來訪的善男信女,準備好茶禪用具。”
這就是現(xiàn)代人的毛病發(fā)作,搞文化也得搭點產(chǎn)品。其實也是受到了日本戰(zhàn)國時,茶湯政道的啟發(fā),馮小寶記得,玩戰(zhàn)國游戲,跑到市場里面買茶具,都好貴好貴,可以加些技能。
這玩意附加值可就高了!雖然馮小寶一時還沒想好自己要錢干什么,不過他已經(jīng)有了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念頭,為了能有點在武后魔爪下掙扎的資本,有錢總是好事。
這種小事,寺主發(fā)話就行了,眾僧也無異議。不過這事情也不那么好做,首先茶具這東西,白馬寺就沒有產(chǎn)出,需要去訂做。茶也是一樣,甚至糖,牛奶,也要從外面買。
監(jiān)寺開始苦臉了,別的好說,大不了買來了茶具和茶葉,存放在那里慢慢賣,看這架勢,總之不會虧本。
牛奶這個怎么說?誰家牛也不會一年四季懷小牛產(chǎn)牛奶??!那不是得隨時找奶源?
馮小寶點頭:“那就養(yǎng)奶牛!專門下奶!”眼見監(jiān)寺面露難色,馮小寶正色道:“師兄!這可不是小事,茶禪既然是本寺所倡導的,就得處處讓人敬仰,不但器具唯精,用料也不能流于凡俗。若是本寺僧眾,每日到處去找奶牛,落在信眾的眼中,豈不是叫人輕視了茶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