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主大師,要改革病坊?”
維那僧曇空有些猶豫,欲言又止。
馮小寶就問:“師兄有何見教?”
曇空朝周圍的僧眾們看了看,才對馮小寶道:“寺主大師,這病坊,素來是本寺僧眾用自己的香火錢供養(yǎng)。如今寺主大師,用佛法點化葡萄酒,令本寺香火大盛,要說多花點錢,賑濟一些病殘,原也不妨。只是……”
“只是要量力而行?”馮小寶干脆替他說了。
曇空如釋重負,連連點頭。由不得他不緊張,實在是寺主大師年輕氣盛,上任時間不長卻已經(jīng)聲威赫赫,他也得小心點。
馮小寶嘆氣,當寺主不容易啊,團隊文化建設還是要抓緊!
“諸位師兄師弟,我佛門為何能得到諸多善男信女的供養(yǎng)?究其根本,乃是慈悲二字?!?br/>
馮小寶把自己在佛學院上的課,掰出來再講一遍,幸虧當初課堂筆記做的還算認真:“本朝佛法昌盛,緣由便是武德年間,高祖皇帝悲憫隋末亂世,殺人無數(shù),百姓疾苦。故此在各地戰(zhàn)場立佛寺,超度亡魂,救濟人心。又迎來佛骨舍利,建塔立寺?!?br/>
僧侶們都紛紛點頭,這倒是真的,別看老李家尊老子為先祖,可他們用來安定人心的,卻是佛門為主。
馮小寶接著說:“亂世之中,百姓疾苦,故而需要佛寺??扇缃裉侥觊g,我佛門當如何自處?若是一味接受供養(yǎng),而不思普度眾生,難免怨聲載道?!?br/>
眾僧侶都不說話了。馮小寶這話,可不好聽??!
身為白馬寺的和尚,每年光是國家給的錢糧都吃不完,還有各方信眾的布施供養(yǎng),僧侶們出門,都是前呼后擁,威風八面,過慣了這樣的好日子,乍一聽這刺耳的話,誰能受得了?
可又不能反駁,馮小寶這段時間,已經(jīng)建立起了威望,那庫頭法藏,還在后院關(guān)著呢!看寺主大師這意思,心胸可不怎么寬廣,得罪了寺主,一輩子都別想好過呀!
于是只能默然以對。
馮小寶一看這架勢,得了,這都是既得利益者,吃得腦滿腸肥的,想讓他們動一動,比登天還難。
便把雙手一拍:“小衲決定了,一定要擴大病坊,把咱們白馬寺的普度眾生之名打出去。列位師兄弟,普度眾生,得有個先后次序,從最需要普度的老弱病殘入手,便是本寺的慈悲態(tài)度。事關(guān)重大,不得懈怠!”
眼看寺主大師的態(tài)度堅決,而且這本身也是好事,僧眾們也轉(zhuǎn)變了態(tài)度。
曇空便問:“不知寺主大師有何章程?”若是寺主大師要求不高,大家不妨跟著幫襯幫襯;若是寺主大師步子邁得太大,師兄弟們跟不上也沒辦法,只能消極怠工啦。
馮小寶也想過了,這種社會福利設施,看后代的經(jīng)驗,要想搞得好,就不能閉門造車。甭管花多少錢,如果管理者不受監(jiān)督,最終肯定是狗屁倒灶,甚至搞成電影《熔爐》那樣,可就造孽了。
必須讓社會廣泛參與,還得出幾個標桿性的人物,才能讓這個福利設施,真正得到社會的認同,獲得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