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這些孩子教什么,馮小寶早就想好了。在古代社會中,孤兒是很難生存的,必須加入某個家族才行。
而佛門收養(yǎng)的孩子,長大了也只能是做沙門了。因為被丟棄在佛門的孩子,很多來歷不明,說不定就有什么雷在里面。一輩子當沙門,與世無爭就好。
但對于馮小寶來說,他也算是孤家寡人吧?哪怕有些親朋好友,也很難在他現(xiàn)在這個層面,幫得上他的忙——齊大非,郭小奴這些人,不扯他后腿就算好了!
所以瞄上了這些小沙彌,馮小寶也是煞費苦心,一邊編纂梵文拼音的韻書,方便他們識字;一方面整理了梵文數(shù)碼的教科書,教他們數(shù)學。
——嗯,巧了不是?十進制的數(shù)碼,也是來源于天竺,所以和尚們都會一點。
梵文拼音的韻書還沒編好,所以這里只教梵文拼音字母,數(shù)學課還在教梵文數(shù)碼。
令馮小寶有些意外的是,小沙彌們的數(shù)學水平,比他想的要好不少。哪怕以前是用算籌,但其實中國古代的算籌,也是十進制,換算起來很方便。
這就導致,語文那邊還在學拼音字母,數(shù)學這邊已經(jīng)教到應用題了。
而令太平公主驚詫莫名的那道應用題,就是曾經(jīng)令無數(shù)孩子們扼腕痛恨,不明其目的為何的:一個水池,進來多少水,放出去多少水,問多久能放滿?
太平公主捂著嘴,笑個不停:“圣僧,這是什么人啊!為何修個水池,還要挖個洞,這水池就算存滿了,要漏多少水出去?”
馮小寶笑了笑,當初他上學的時候,也對此吐槽萬分,覺得純粹是為了出題而出題,為了計算而計算,就是老師在為難學生。
可接觸到工作之后,他就明白了,應用題之所以被稱為應用題,起碼在我國初等教育剛起步的年代,都是很接地氣的。
他轉(zhuǎn)向李旦:“陛下,可知這題用意何在?”
李旦并沒有想太平公主那樣嘲笑,皺著眉頭思索半天,不確定地問道:“是否,和河道有關(guān)?”
馮小寶點頭微笑:“陛下果然聰穎。不錯,這道題,說的是如果在河上筑壩攔水,水庫需要多大,才能使得流水不會漫過堤壩?!?br/>
李旦頓時恍然,太平公主想了想,也明白了:“原來如此,果然是營造堤壩的法門??纱髱煟@是佛法嗎?”
馮小寶精神一振,裝那啥的時候又到了!
馮小寶做慈悲狀:“公主,物輕物重,水流向下,這中間蘊含的,便是佛法大道。那兩顆鐵念珠,為何會同時落地?也是這條大道。”
太平公主頓時眼睛發(fā)亮:“大師,如此說來,這大道也可修行啊!圣僧,不知我可有緣修行這大道?”
馮小寶心說這可不成啊,武后就你這么一個女兒,要是被弄到寺院里學佛了,她不得找我拼命?
想要含糊過去,偏偏自己已經(jīng)露了一部分底子,太平公主見獵心喜,無論如何都要學。
其實李旦也心癢癢的。這時代的古人們,也不懂科學和迷信的分別,但佛法和科學,都是探索世界,解釋世界的道理,這其中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