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亦這里地處山西省大同府境內(nèi),此時農(nóng)民軍大部都集中在陜西境內(nèi),僅有少部分在山西,而山西境內(nèi)此時大部分是行蹤不定的馬賊和占山為王的劫匪流賊。
蕭亦過了四五日的清凈日子,這幾日蕭亦除了帶領(lǐng)部下們來來回回的從長寧鎮(zhèn)搬運砂石糧米之外幾乎就沒怎么動過地方,都是早晨起身鍛煉一小會,再和百姓們一起喝粥吃早飯,幾日之內(nèi)給他們供了一日的肉食葷腥便可。
早飯之后便是一上午的建造,再是吃飯,再是勞作,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終于,在三日后圍墻終于是建成了。城墻并非一條直線,有的相互錯開,有的不直通。雖然用磚砌出,卻也同樣砌出弧形。
這一圈圍墻橫縱均是七白余米,在沖著長寧鎮(zhèn)和桃花堡的方向開有東門,蕭亦命名為‘驅(qū)虜門’。
而沖著陜西那邊也就是鴛鴦水的方向,開設(shè)有西門,蕭亦命名為‘平賊門’。開這個門是有講究的,一來是可以有助今后大家取水方便,二來蕭亦探查過地形,這周圍呈坡勢,這里處于上坡,開門在坡上有助于防守。
其余兩個方向均是純城墻都沒有開設(shè)城門,一來少些門便于防守,二來蕭亦想將這里面作為內(nèi)城,內(nèi)城也是無需太多城門,今后是一定還要擴建外城的,這是今后事暫且不提。
只是現(xiàn)在的城墻還僅僅是有個形而已,很多設(shè)施都沒有齊全,例如在這幾日之內(nèi)齊老三人曾經(jīng)建議蕭亦每隔二十幾米之處,特別是防御性強的部位,可設(shè)馬面。
馬面是宋代名詞,就是在墻體的外樓建一個方垛,大約五乘八米左右,從外表看與城墻相同,這是為防御敵人攻城,保衛(wèi)城池的一項設(shè)施。
蕭亦聽了劉老三人講解之后是大為驚奇,古代中華的建筑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但是就是這樣的文化居然被那等蠻夷竊取,這是蕭亦最無奈的地方。
又是想到自己的資金問題。這些日來來回回的已是將蕭亦僅余的百余兩銀子是快消耗殆盡,僅剩四十余兩,蕭亦正在犯愁到哪弄銀子。
只好將馬面的設(shè)置和城垛的修改等事情拖到以后有錢有人有時間了再慢慢去弄。
大家看著七米左右高的城墻,都是十分自豪,幾日之前這里還只是一塊平地,如今就在自己等人的手中,建起了這樣一圈圍墻。黃陽拍了拍蕭亦的肩膀,二人對視一眼,皆是哈哈大笑起來,雖然幾個人領(lǐng)取的官服皆是臟亂不已,但是和這相比官服的臟亂都是浮云。
石剛就有云,官服臟亂了可以找個婆娘幫你打點干凈,這城墻建不好可是有大麻煩的。
還有一件事,就是前幾日蕭亦去往長寧鎮(zhèn)找王常亮的時候,王常亮都是臉色不太好看,蕭亦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里惹到他了。
只覺得自己無比倒霉,一共兩個頂頭上官,一個貼隊官李震不知怎的就是看自己不順眼,整日對自己是冷嘲熱諷,這些日管隊官王常亮也是對自己沒了往日的熱情,說不上煩,就是有些冷淡了。
蕭亦則一直以為是自己領(lǐng)取告身晚了一天和討要太多的物事和人戶惹到王常亮。所以這些日便再沒有去找王常亮討要雜物。
如今再有四五日副千戶齊大海便是要來到這里看來視察,現(xiàn)在外圍城墻已經(jīng)完工大半,最為主要的便是拆除最里面那三所破房屋,再建好房屋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