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時間一晃而過。
這段時間以來,林不易仍舊是連禪房門都不出,每天有玄苦送飯過來,而他,就在禪房內(nèi)研究法明留下的那卷《無量禪音》。
先前在受戒儀式結(jié)束后,法明留下了兩卷經(jīng)書,另一卷是《大金剛神力》。
光聽這名字,林不易便大概知道了經(jīng)書的內(nèi)容,然后又找法空和尚確認了一下,便決定將之放棄,不去修煉。
大金剛神力屬于煉體功夫,據(jù)說是當年一位金山寺圣僧在即將圓寂前寫下的,可使修習者擁有十龍十象之力。
但在修煉時又一個要求,必須要永遠保持童子之身,一旦保持不住便會破功,之前的修煉也都化作夢幻泡影。
于是林不易選擇了放棄。
畢竟在童子身這方面,他還是想給自己留條后路的……
況且如果需要力量的話,直接在系統(tǒng)中就可以得到,修行就更顯得沒必要了。
但是《無量禪音》不同。
作為一門音功,修煉到高深層次后,卻不僅僅能夠在物理層面打壓對手,更能通過佛音的震蕩破壞對手的神魂。
通過經(jīng)文扉頁的介紹,林不易了解到無量禪音共有一到六層。
對應了佛門修煉中的小學、開凡、比丘、金身、舍利、羅漢六大境界。
前三重境界,是煉精化氣的過程,也就是超越凡人,步入修行者的一個過渡。
正因為每一位修行者修煉時的第一步都是煉精化氣,故而人世間又把修行者稱作煉氣士。
而佛修、道修,甚至是妖修,都算在煉氣士的范疇。
雖說道修、妖修在修煉時和佛修的境界稱謂稍有不同,但修行境界還是能夠一一對應的。
佛門所說的小學境界,在道門中稱謂淬體,這一境界的修行者,力氣就要比普通人大了許多,有開碑裂石、扛鼎抃牛之力。
第二個境界開凡,道門中稱之為煉氣,說的就是修行者在經(jīng)歷淬體之后,能將天地間的靈氣引入體內(nèi)。修煉到開凡境界后,修行者便能開始演化神通。
第三個境界比丘,也就是道門修行者口中的筑基,是將引入體內(nèi)的靈氣轉(zhuǎn)化為靈液,壓縮體積后使自身能夠容納的靈氣大大增強。
完成前三個境界的修煉之后,便可以嘗試煉氣化神,凝聚金身了。
書上的介紹到這里戛然而止,林不易看完之后,也對這個世界的修煉體系有了一些感悟和認知。
前世的他在看西游時,只當那些神仙妖怪是沒有完整的修煉體系的,所以每當看到孫悟空遇到一個妖怪時,也不知雙方的戰(zhàn)力究竟相差幾何。
直到現(xiàn)在才知道,原來不同的神仙妖魔之間,是可以通過修行境界來大概估計其戰(zhàn)力的。
扉頁內(nèi)容只對修行的前三層境界進行了介紹,而且書寫的內(nèi)容和后面的字體完全不同,林不易略一思考便明白過來,這應該是法明為了讓自己更容易修行,另外加入的內(nèi)容。
經(jīng)書后面的文字就要比扉頁復雜了許多。
前半部分主要講解了人體經(jīng)絡,以及小學境界的修行方式。
佛門的修行是從五蘊開始的,所謂五蘊,指的是色、受、想、行、識。
一切入眼皆為色。
一切入耳皆為受。
一切入腦皆為想。
一切入身皆為行。
一切入心皆為識。
開凡之前,便是要將這五個方面都參悟明白,也就是完成所謂的“五蘊皆空”,從而使小學境界的修煉達成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