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醫(yī)院轄區(qū)派出所歸河口區(qū)派出所管,一提到劉所長,胖警察張隊長他們和我的關(guān)系似乎近了些,互相留個電話后,我回到了壩屋子。
出了這樣的事,河王村的街坊們誰都不敢再吃魚了,那些白色的鯉魚倒是也沒有再出現(xiàn)。
警察和街坊們找了三四天,依然有五具尸體沒能找到,大伙心里也都明白,這幾天河水湍急,那幾具尸體很可能被水流沖到了更下游,沒準這時候已經(jīng)唱著“大海啊故鄉(xiāng)”漂到了海里,不過還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被水中雜物掛住,得等到尸體完全膨脹起來,才可能再次浮出水面。
只要有找到尸體的機會,就不能放棄,否則死者家屬也不干??!
因為這第三場大雨,導致整個黃河中上游河水泛濫,像泄洪一樣奔流而下,市里下了緊急通知,給所有的巡河員安排了項新任務(wù)——每天巡河撈尸。
其實每年的汛期,黃河里都會發(fā)現(xiàn)浮尸,有的是意外死亡,有的則是謀殺,比如之前打撈上來的年輕女孩,雙手被尼龍繩反綁著,嘴里還塞著襪子,肯定不是自殺。
對于黃河浮尸,無論是河南山西,還是山東,大家心里都遵守著一個潛規(guī)矩,那就是“不告不究”,尤其是對于我們巡河員,如果看到浮尸,不但不會主動打撈,反而會想法讓他趕快順水漂走。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永遠是至理名言。
姚立國曾對我說過,至少十幾年前,我們巡河員還不用管黃河里的浮尸,那時候黃河兩岸有專門給人打撈尸體的職業(yè),當?shù)胤Q其為黃河撈尸人,暗地里也叫水鬼。
尤其在半個世紀之前,所謂的靠水吃水,窮苦人里干這行的人還不少,他們大都就在碼頭之類的地方等著,有翻了的船或者淹死的人,他們就會主動“請纓”,當然根據(jù)所打撈東西的價值收費,同樣是浮尸,價格差別也很大。
撈尸人還能根據(jù)尸體的穿著或者身上佩戴的首飾,判斷出他的家境情況,家里殷實的,就狠狠宰一筆,窮光蛋就少要點,甚至有時候隨便給點什么也干,就當是幫個忙。
但是但凡撈尸,絕對不能什么都不要,干這一行的講究個“不能白干”。
后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制度的完善,黃河撈尸人漸漸就被淘汰,后來巡河人也開始兼職打撈尸體。
我算是個無神論者,并不害怕尸體,但是不得不承認尸體很臟,尤其是泡了很久的浮尸,他們的肚子都像是打了氣,在打撈的時候不小心會戳破,頓時像氣球突然扎破,五臟六腑會噴的到處都是,那種刺鼻的臭味一般人扛不住,就算你連續(xù)用香皂洗三天澡,也甭想完全祛除。
這幾天除了巡河,我每天都去趟醫(yī)院,在第三天,也就是吳宇輝昏迷即將到四十八小時時,她微微地睜開了眼睛,只是因為大腦有瘀血,暫時喪失了語言和行動能力。
醫(yī)生說他這種情況,只要能蘇醒,應該就能完全康復,不會留下后遺癥,想徹底恢復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所以只要我有空,就去醫(yī)院照顧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