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律》雖然嚴(yán)苛,但老朱卻對百姓格外寬容,鐵血之外藏留一絲溫情,準(zhǔn)許犯人發(fā)配前,三天時間探視家人。
張炎頭一天和姐姐,待在北京西城的一間老房子里,姐弟二人吃了頓便飯,就聊起了兒時的回憶,不知不覺已至深夜。
柳紅上下眼皮不斷張合,眉目間滿是睡意,叮囑完自己的弟弟早些休息,左手小心翼翼的護(hù)住油燈,到隔壁就寢。
張炎守著一盞油燈,耳邊傳來街巷的犬吠,月亮逐漸升高,最后一絲犬吠聲,逐漸消失在了寂靜的深夜中。
張炎先是貓著腳來到墻邊,將耳朵靠在墻壁上,聽到均勻的呼吸聲之后,才一個翻身竄到屋梁上。
在屋梁上找出一個包裹,雙腳略一發(fā)力,腳貼著墻就翻了下來。
昏黃的油燈下,包裹里是一身黑色緊身衣,還有三兩個小巧的瓷盒。
張言謹(jǐn)慎的朝外看了幾眼,將門窗關(guān)鎖好,又不知從哪里掏出一面銅鏡,對著鏡子一番打扮。
一個嬌滴滴的大美人,就出現(xiàn)在模糊的鏡面上,將衣服換一下,穿上緊身衣,張炎一個飛身離開了小院。
張炎朝著報恩寺的方向而來,身形如鬼魅一般,茫茫夜色之中,他仿佛暗夜里的黑蝙蝠,無一人能夠發(fā)現(xiàn)蹤跡。
報恩寺是一位太監(jiān)修的,想假借佛寺而不朽,太監(jiān)的身份尷尬,沒有后嗣,也無法歸葬祖墳,好一些的還能找一口薄棺埋藏尸骨,更多的人卻只能成為荒山上的一個無名土堆。
也不知從何時起,這報恩寺外逐漸被人種上了杏花,十里杏花林,每至春夏之交,花朵競相開放,成為踏青觀賞的絕佳之地。
但游人們不知道,這報恩寺在江湖上,還有另外一個不為人知的顯赫身份——白蓮教北京壇!
白蓮教在明朝,被官方認(rèn)定為邪教,一旦發(fā)現(xiàn)蛛絲馬跡,寧可錯殺不能放過,在大明高壓的政策下,白蓮教的勢力也只能逐漸向北收縮。
盡管民間白蓮教滅而不絕,仿佛勢力無窮無盡,但實(shí)際上卻是一盤散沙,分壇各自為政,人人都有自己的算計。
此刻報恩寺的后殿里,北京壇的兩個副壇主正在激辯。
周元面容清瘦,一頭濃密黑發(fā),笑道:“讓我出人,孫老頭你想太多了,壇主派你鎮(zhèn)守分壇,不是派我!”
對面的孫清神情淡定,國字臉上的八字眉,向兩側(cè)斜挑。
“周老鬼,都是自家兄弟,怎么這樣生分,不就向你借點(diǎn)人嗎?”孫清說著,狀若無意地把玩起一朵玉質(zhì)蓮花,周元見狀神情微變。
他眉頭舒展,言語真誠,道:“你我皆為教中做事,自然要同甘共苦,區(qū)區(qū)十人算什么,只要孫老弟說句話,我周某人第一個捧場!”
“哈哈哈,多謝周兄了!”
“哈哈哈!”
“砰”
兩個粗陶的大碗在空中相撞,酒水應(yīng)聲而灑,周元眼中閃過一絲不可察的心痛之色。
一番推杯換盞之后,周元連連擺手,叫苦道:“弟弟我不勝酒力,只能先行一步了!”
“去吧,事成之后你我兄弟再共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