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青燈指迷
我不經(jīng)意間低頭看了看手里的打火機,頓時眼前一亮,眉毛一挑,不覺計上心頭,嘴角也微微揚了起來。
德才見我在這慘白的月色下,兀自笑的詭異,不禁打了個寒顫,咽了口吐沫,湊到近前拍了拍我說:“遠哥,你是不是想到啥辦法了,想到就快說咧,別這樣自個兒傻笑,莫不知一看,娘咧,這月亮地兒下真有些滲人嚯嚯的咧。”
聽德才這么一說,我臉色一正,干咳兩聲,抬頭說:“辦法我倒是想到一個,只是不知道靈不靈,不過眼下也沒別的法子可使,我們不如姑且一試!”
“啥辦法,快說?!崩巷w縮了縮身子,好像剛才的陰煞之幻造成的后遺癥還沒有消失,他身上似乎還是冷的厲害,此刻正把背包緊緊抱在懷里,整個縮成一個蛤蟆狀,看上去格外滑稽。
我反手從背上取下背包,從里面掏出一個木匣子,一邊打開一邊說:“既然我們因金克木,進了林子就會中招,那我們就不如也來個引煞之法,且將這沖我們而來的煞氣引開了,說不定能得保我們安生不受陰煞之幻?!?br/> 說完,我從木匣子里拿出幾樣東西,一番拼合之后,一盞青紗罩面,古色古香的小燈籠便出現(xiàn)在我的手中。德才和老飛見了,早已料定此物不是凡品,此刻見我收手完工,都禁不住湊到近前,仔細看起這盞燈來。
其實論道起來,我這也只是第二次見到這盞燈的真實面目,第一次見到是在來之前的那天夜里,我爺爺把青燈做好,讓我看了一次,當時時間緊迫,我也是匆匆把玩兒了一手,便將其收了起來,而我自己拼合青燈倒還真是大姑娘上吊,頭一回。
眼前這盞青燈,燈骨漆黑,青紗罩面,造型古樸,一看就是上了年頭的古物。其實話也不假,這盞燈籠也確實不是別物,正是我爺爺當年在燈籠河中做青民勾當?shù)臅r候,從河里傳承而來,也不知傳了多少代,到了爺爺手里,恐怕已經(jīng)不下百年。
這燈除了造型不凡,樣式傳神之外,更兼材質(zhì)精優(yōu)。那燈骨也不知是何種木料所為之,百年下來,竟然還能油光發(fā)亮,觸手冰涼爽滑,此時在朦朧的月光下,竟也能隱隱生輝。
那青紗布料,薄如窗紙,輕如蠶絲,隔空可視物;一根半尺長的手棍兒,也是做工精良,通體漆黑的棍子兩端,皆有金絲鑲飾,末梢一段的橫面兒上,還刻有四個古字,“燈火通冥”。
我兀自將燈拼好,又備好燭火,打算就在這盞青燈上做一番工夫。既然這燈通過陰陽,又極具陰性,若靠它來引煞,定能與那槐樹相提并論,更甚至是其作用只在槐樹之上,這樣就能彌補我們自身因季節(jié)所限而帶來的金性,彌補被削弱的槐樹納陰之力。若以此能得以保我們周全,我們也好在槐樹林里勾當一番。
我之所以會用這樣的辦法,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靠青燈的反應來尋找這林子里煞氣最嚴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