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克冬百姓對漢人所謂的黃道吉日一說并不在意,但二月廿二日確實實打?qū)嵉暮萌兆印?br/> 古有薩滿大法師施展大能才得以算出如此時辰。
草原極少下雨,但難免陰天或是遇上大風(fēng),可二月廿二日這一天,不論前一日是狂風(fēng)也好,大雨也罷,到了這日總會放晴。
有人說這是騰格里對阿古拉部的恩賜,對涂克冬勇士的獎賞,他就在那頭看著祭冬慕的一點一滴。
這日是阿古拉部最盛大的日子,尤其對涂克冬的百姓來說,這是除了燃燈節(jié)外最重大的日子。
他們將一同見證涂克冬的兒郎成為勇士。
科庫爾伴著火不思響起,仿佛從遠至近。
阿骨打騎著駿馬從遠方奔來,他的手里彎著弓,忽然他掛到了馬背一側(cè),拉開那張弓。
一箭雙雕!
人群里響起歡呼聲,年輕待嫁的女子眉目流情,男人大多興奮不已,尤其是涂克冬的百姓更是大聲吼叫。
這便是他們涂克冬的勇士,是這片草原的汗王。
彎弓射雕是涂克冬老祖先留下的傳統(tǒng),在祭冬慕前,由首領(lǐng)或者部落內(nèi)威望最高之人,射下一只大雕,作為祭冬慕的開場。
而在祭冬慕的最后,將由首領(lǐng)從這只雕身上拔下他認(rèn)為最美麗的一根羽毛,送給祭冬慕中最勇猛的兒郎,綁在他的第一根辮子之上,伴隨他一生。
這是一種莫大的榮耀。
已經(jīng)有不少涂克冬的兒郎躍躍欲試,他們之間從此刻開始已經(jīng)互相較勁了。
俊美的草原女子,充滿異域風(fēng)情的美人們穿著盛裝,翩翩起舞,頂碗舞、筷子舞、蠱子舞、圓舞。
看得眾人眼花繚亂,尤其是幾個出落高挑的美人更是令不少男人魂牽夢繞。
在場的兒郎們看得心猿意馬,恨不能馬上一展雄風(fēng)。
阿骨打已經(jīng)提著兩只雕從遠處而來。
今年的祭冬慕一定會比往年更加激烈,不為別的,就為了阿骨打手里的那兩只雕。
一只雕身上會拔下一根最美麗的羽毛,那么兩只雕自然是各拔下一根羽毛。
可祭冬慕的巴圖魯只會有一位,也只能有一位。
試想一下,別的草原兒郎成年不過是扎了一根辮子,即便歷屆的巴圖魯也只是在辮子上綁了一根羽毛。
但今年卻有兩根,那是何等的榮耀,又是怎樣的氣派。
大跨步走在草原上也比同齡人高出一大截,騎著駿馬飛馳,那辮子上的羽毛隨風(fēng)而起,面對心意的姑娘自然也有了更多追求的底氣。
阿骨打已經(jīng)拔下了他自認(rèn)最美的兩根羽毛,一根柔順卻堅挺,一根光滑又細膩。
直到這一刻人們才看清,這并非是兩只雕,而是一只雕,一只鷹。
知道了真想的草原兒郎更加興奮了,他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他們是阿古拉部的勇士,身體里流淌著涂克冬的血液。
這一只只的野獸,也該蘇醒了。
隨著阿骨打的一聲吼叫,祭冬慕拉開帷幕。
火不思的旋律依舊飄蕩在草原上。
賽馬、博克、射箭,草原人將這三項稱作“好漢三技藝”
博克,即摔跤,同時含有結(jié)實、團結(jié)、持久之意,是涂克冬百姓最喜歡的,民族傳統(tǒng)活動之一。
參加者一般穿著鉚釘鑲邊皮制的“卓得戈”和“班澤勒”,綁著“策日布格”,穿著“淘術(shù)”、“果特勒”勒緊了“布蘇勒”
在祭冬慕的博克中,無時間限制,也無體重和年齡的限制。
但大多都是早就扎了辮子的人圖一樂,也有參加祭冬慕的草原兒郎按捺不住上場與人比試。
即便失敗了,也無人會嘲笑你,他們只會贊賞你的勇氣,這是涂克冬的信仰。
至于這其中還有一個緣由,祭冬慕是阿古拉部每年最大的盛會之一,草原上的女子也都會來看,偶爾有參加的但那在少數(shù)。
年輕氣盛的草原兒郎總想著在自己心儀的姑娘面前一展威風(fēng)。
但掏熊洞才是重頭戲,所以為了保存體力,大多數(shù)人選擇不上場。萬一過不了,那才是丟人丟到冬窩子去了。
賽馬可是阿布爾獅朗的強項,他等待這一天已經(jīng)很久了。
這次參加祭冬慕的約莫有四十多人,清一色都是健壯的草原兒郎,年紀(jì)最小的是十四,最大的自然是阿布爾獅朗。
可他的身形卻還沒那名十四歲的高大。
科庫爾響起,兒郎們翻身上馬。
他們每人手中都有一把弓,一只箭,這代表每人只有一次機會去獵殺。
臺格們吐著舌頭。
今年的獵物是血鹿。
因其皮毛鮮紅似血而得名,是通古斯草原特有的動物,也是草原上最敏捷、最迅猛的動物,沒有之一。
一聲令下,阿布爾左邊的那名男子最先沖出。
“阿布爾,我先走一步!”
這是扎西,他從小最好的玩伴,也是他一生的勁敵。
二人關(guān)系雖好,但處處互相較勁。
扎西一馬當(dāng)先,阿布爾緊隨其后。
阿布爾不愧是騎馬的好手,不過幾分鐘就將眾人遠遠甩在了身后,但一人除外。
扎西和他的臺格就在離阿布爾不過三尺開外。
“阿布爾,我看你估計是不行了,這個第一我就收入囊中了。”
扎西回頭瞧見了阿布爾,說完他揚起馬鞭與阿布爾再次拉開距離。
阿布爾見狀不甘落后,再次追上了扎西與他的臺格。
二人就這樣爭先恐后,一會兒你在前一會兒你在后。
他們的兩只臺格也好似較上了勁,互相狂吠。
驀地,一道鮮紅的身影飛快的叢二人眼前閃過。
“血鹿!”
二人異口同聲道。
他們十分有默契的放棄了較勁,一心追向那道血紅的身影。
其余四十多人可就苦了,別說血紅的影子沒見著,便是扎西和阿布爾的影子都沒見著。
雖然心知第一已經(jīng)希望縹緲,但是他們不會放棄,只因他們是騰格里的子民,體內(nèi)流淌著涂克冬的血液。
再看扎西與阿布爾二人已經(jīng)追上了血鹿。
可血鹿忽然停下,一個側(cè)身,阿布爾的馬下溜走。
血鹿的身形實在過于矯健。
不過一炷香的功夫,二人數(shù)次追上血鹿,卻被它數(shù)次逃脫。
好像成了它戲耍的對象。
血鹿發(fā)出低鳴,就像黃口小兒的傲慢一般令人生厭,它的嘲笑聲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