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說這次水害,若無太守府與典禮司事前籌謀,事后調(diào)度擅后有方,莫說吳郡,整個南州恐怕都要大受震動,也不知有多少人流離失所,甚至家破人亡?”
“此般愚民愚夫眼中,卻只見得那什么不知所謂的吳郡隱仙?簡直是豈有此理!”
說話的,是其中一個年輕學(xué)子。
頭簪玉骨,一身儒袍,外罩淡青紗衣,玉面生輝,儒雅中微帶幾分傲然。
端的是一副好相貌,好氣度。
他話一出口,其余人也紛紛點頭附和。
那幾位年長者桌上,一黑須中年文士正望向主位上一位長髯老者歉意道:“此番先生入京,必定是大鵬展翅,潛龍出淵,本該知會郡中諸老名宿,齊為先生送行才是,”
“聽聞這煙波樓頂,可以遠眺千里懷水,波瀾壯闊,甚是壯觀,此樓之名正是由此而來,正應(yīng)先生此去,該在那里送別才是,”
“如今卻要在此處與市井凡夫一起,著實擾了東陽先生清靜。”
長髯老者擺擺手笑道:“老朽一介清貧之軀,在這里宴請諸位,已經(jīng)是傾盡家財了,哪里還敢到那等銷金之地?”
“有酒有菜,有諸位高朋共飲,后輩俊彥在座,足矣,足矣。”
黑須文士張嘴欲言,本想說該由他來請,只是知道老者脾氣,若他敢這般說,恐怕老者會起身掉頭就走。
恰好聽聞旁邊學(xué)生狂言,不由責(zé)備:“文卿,你適才之言過于偏激了?!?br/> 他不悅道:“此番東陽先生要赴玉京上任,正是扶搖直上,平步青云之時,我等在為在此先生送行,你怎好大放厥詞,徒惹人笑?”
“先生教訓(xùn),學(xué)生自當(dāng)謹(jǐn)記?!?br/> 年輕學(xué)子趕緊站了起來,施禮道。
他名為徐文卿,乃是白麓學(xué)院的學(xué)子,還是其中的佼佼者。
胸中才氣、心中傲氣都非常人所能及,
自然不是這么容易便能認(rèn)錯。
說這話時,眼中也是輕淡傲然,鞠了一禮,又正色道:“只是學(xué)生認(rèn)為,此等愚夫之論,近日已是甚囂塵上,越傳越烈,”
“甚至如今市井之中,百姓遇事,多是只知求仙拜神,長此以往,必定禍延連綿,遺毒甚廣?!?br/> “學(xué)生心憂,胸中不忿,不吐不快?!?br/> 在場之人,除了那幾位年長的文士,都是白麓書院的師長。
其余人都是他的同窗,大家多是志趣相投。
邊上一個與他相熟的同窗友人道:“徐兄所言不錯,其實非止是如今,也不僅是在吳郡,”
“當(dāng)今天下,佛道之流盛行,尋仙求道之人不絕,不僅不思學(xué)有所成,為國效力,甚至拋家棄口,只為尋那虛無縹緲之事。”
又有人接口道:“不僅是佛道之流,還有法墨陰陽那些不知所謂之人,學(xué)而無術(shù),不走正道,不講仁義,以種種邪說蠱惑世人,其流毒之甚,更甚于佛道。”
“這些也倒罷了,雖是走上了邪道,畢竟也都能稱一聲文人,那些粗鄙武夫竟也能稱家道子,堂而皇之的以兵家自稱,還與我儒門大賢并立于朝堂之上,何德何能啊?”
“對對!要我說,圣皇英明,就應(yīng)當(dāng)罷黜百家,獨尊我儒門?!?br/> “有我儒門眾賢,禮定天下,以仁義教化萬民,令天下人人皆知禮明義,以仁待人,何愁天下不定,大稷不興?”
眾學(xué)子越說越興奮,話題卻早已經(jīng)偏離了最初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