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鈴雙刀舞流傳已久,是黎族古老的祭祀舞蹈。該舞以舞蹈道具而命名,錢鈴和木制的雙刀,是舞蹈時必備的兩樣道具。
錢鈴是一種獨具特色的舞蹈道具,,一根長約一米而且比較硬的青竹棍上,兩端拴著綢帶和鐵鈴鐺,在舞蹈時,隨著舞者的舞動,發(fā)出清脆的鈴聲。
據(jù)《hn島志》記載,由于科學知識的缺乏,一旦誰家有人患病,久治不愈時,他們就會請來“道公”,進行請神驅(qū)鬼趕妖,祈求善神庇佑的法事活動。在法事活動中跳錢鈴雙刀舞,就是借助于該舞蹈表現(xiàn)的勇猛,從而起到震懾之用。
漸漸地,能歌善舞的黎族人,在平日勞作后,也會跳上一段?;蛘咧卮蠊?jié)慶時,節(jié)奏熱烈的錢鈴雙刀舞,也成了慶典上助興的舞蹈。
在2012年,日漸式微的錢鈴雙刀舞被列入hn省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
……
此時,舞臺上站著八個青年,均赤腳只穿一條短褲,頭上各扎一條紅巾,手中拿著自己的舞蹈道具。
蘇景在韓金生那里打聽到,這些青年都是90后,其中領頭的兩人正是錢鈴雙刀舞代表性省級傳承人,年僅27歲,從舞蹈學院畢業(yè)后拜師苦練錢鈴雙刀舞,五年才出師。
兩名90后傳承人對這項古老的流傳的黎族舞蹈,有著別樣的感情,不僅勤加練習掌握技藝,他們還積極創(chuàng)新,在舞蹈的舞臺表現(xiàn)中,添加新的元素。
這次的表演,他們別出心裁,將原本雙人舞的錢鈴雙刀舞增至八人來舞,在舞臺表現(xiàn)上,更加符合觀眾的審美口味。
伴著鑼鼓聲,他們各顯神威,互繞轉(zhuǎn)圈,雙眼虎視眈眈的直視對方,手中的錢鈴和雙刀不斷的刺殺和敲擊,以古樸的半蹲扭擺姿態(tài)各據(jù)一方,一進一退。
或蹲、跳、轉(zhuǎn)等,各種動作配合非常協(xié)調(diào),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上搏斗非常激烈,步伐靈活,動作驚險、粗獷。持刀者對著持棍者的各個部位猛刺,而持棍者則前后左右招架,雙方周旋靈巧,刀和棍撞擊發(fā)出的聲音,鏗鏘有力,扣人心弦。
踏著熱烈的鼓點和緊湊的節(jié)奏,八個舞者舞到精彩處,總會發(fā)出喊聲。
……
粗獷有力的表演吸引了現(xiàn)場觀眾的目光,錢鈴雙刀舞奔放自由,節(jié)奏強烈,渾厚的陽剛之氣撲面而來,直讓人腎上腺素飆升!
“臥槽!看得我熱血沸騰!”
“好怕小哥哥們失手打到人呀!看著都怕!”
“我還以為這樣的晚會很無聊,沒想到第一個節(jié)目就這么好看!”
“有一種看米國大片的既視感,可樂薯片已經(jīng)準備好了哈哈哈!”
“哈哈哈我就是黎族人,好自豪!”
“羨慕前面的黎族兄弟!”
……
直播間里彈幕刷得飛起,紛紛表達出自己對這個舞蹈的感受!
這就是錢鈴雙刀舞的魅力所在,有一種臨危不懼,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
蘇景看了一眼彈幕,笑了笑,各個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這種古老傳承下來的表演,往往會震撼到很多人。只是我們的目光都看向了更受歡迎的流行藝術,從而對傳統(tǒng)藝術缺少關注。
傳統(tǒng)藝術想要得到更多的關注,不能僅靠官方的宣傳,更需要傳承者積極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才跟得上時代的進步,重新出現(xiàn)在大眾的視線之中。
很快,舞臺上的錢鈴雙刀舞表演結束,八個青年一字排開,向著臺下鞠躬道謝。
臺下的觀眾也不吝嗇自己的掌聲和歡呼,表現(xiàn)出自己最大的熱情!
接下來的,各個民族代表團一個接著一個登臺演出,除去嚴肅的背景,精彩紛呈的晚會讓人目不轉(zhuǎn)睛,喝彩聲幾乎從不間斷。